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业界新闻

掌握成品服装的生产过程

服装生产过程,是指服装工人将服装原料加工为成衣的总过程。营业员了解了服装生产过程以后,对成品服装有一个正确的概念,有利于妥善处理因服装质量问题而引起的柜台矛盾;有利于指导消费者选购各种款式服装,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因此,服装生产过程的一般知识,是营业员必须掌握的商品知识之一。成品服装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设计,选料、发料、裁剪,缝纫、整烫六个环节。

第一节服装设计
一,服装设计的重要性
要生产受消费者欢迎的服装,首先要搞好服装设计这一环节。服装设计得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时代的风貌、社会的经济状况和科学技术水平。随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服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美化人民的生活、促进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就应该设计出更多的适合我国国情、风俗习惯和有时代气息的新型服装,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鼓舞人民的劳动和生活热情,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繁荣。

二、服装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1.服装设计的原则
简扼地说,就是“健康、大方、美观、实用。
(1)健康:指服装设计要有益于身心健康,反对某些有损于精神文明的衣着。
(2)大方:指服装设计要符合我国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发扬社会主义的新风尚,要反映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风貌。
(3)美观:指设计的服装要反映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们的性格、爱好、特征,要能发扬不同人的体型长处,弥补体型的缺陷,增加人们外表的美感,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内在美。
(4)实用:指所设计的服装,人们在穿着时,动静舒适自如,有便于工作、学习、劳动和生活,同时要适应当前国内一般消费者的经济水平。
2.款式设计和工艺设计
服装设计又分为款式设计和工艺设计两种:
(1)款式设计,着重于外形的变化,属于艺术性创造。包括领、袖、袋、开刀等方面的内容。领样有:关门领、驳领、立领(登领),袒领、连领,无领六类;袖子有装袖、连袖、装连袖、套裤袖,泡泡袖(折裥袖)、披肩袖六类;口袋有:开袋,贴袋、开贴袋,斜插袋及花式袋五类;衣片开刀有:直向分割(图3-la),横向分割(图3-lb)、斜向分割(图3-1~)、弧形分割(图3-1d)以及大下摆、小下摆、大腰身、小腰身等八类。
(2)工艺设计:着重于内在的结构,属工艺制作技术。它又包括结构设计和技术设计两个内容。结构设计包括:选择款式的结构、绘服装草图、观察体型、计算用料、裁剪定样、试样补正等六个方面。技术设计包括:“推归拔”熨烫工艺(衣片、袖子要符合体型)、胸衬外壳造型工艺、修改补正工艺、部件缝纫工艺、镶嵌滚绣缉荡贴装饰工艺,夹里滚条剪配工艺,扎壳工艺及手工技术工艺等八个方面。
因此款式设计是服装设计中的先导,而工艺设计则是完善与补充上述款式设计的。
服装款式设计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人体胸部、腰部、臀部,四肢等主要部位所组成的体型的轮廓和曲线,运用模仿,移植、创新的手法,来进行服装的款式构思,并通过外形图予以表达,然后再通过裁剪、缝纫等工序制成新颖的服装。
服装是一种受年代、季节限制较强的商品,因此必须根据商品的盛衰过程、时代的变化、人民生活老:平的提高和市场流行动态来研究和设计新品种,以便及时更换被淘汰的品种。
服装设计是一种外形美的设计,因而还要注意掌握穿着者不同的年龄、性格、肤色、脸型、职业等特点。要求做到品种、款式与穿着对象相结合;工艺的精简、繁复与价格水平相结合,镶、嵌、滚、贴、绣等的选用与整件服装的造型相结合等等。

三,服装设计所要掌握的知识
进行服装设计,除要熟悉服装的性能特点外,还必须掌握一些专门知识,主要有三个方面:服装的绘画知识、色彩知识和人体结构知识。
1.绘画知识
服装的绘画(俗称。画笔插”),是用线条来表示服装外形的图画。它要求线条流畅、清晰、比例正确、有立体感,并要全面表达服装的款式。服装的绘画有多种方法,一般都采用单线勾勒的方法。它的特点是强调结构、轮廓清晰,黑白对比强烈,能较好地表现服装的特点,而且又比较简便易学。初学者可通过先描绘、再临摹,最后写生的步骤,多练习、多实践。同时还要学习透视原理使画出的服装图有立体感。
2.色彩知识
要设计一件合适的服装,色彩的选择和搭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因而一定要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
色彩是物体受到光的照射而反射到人眼中的感觉反映。色彩分原色(红、黄、青)、间色(二原色混合成的橙、绿、紫)和复色(由任何两个原色或间色混合而成的)三类,可用一个色环来表示(见图3-2)。
色彩间的配合有三种:同类色(同色的深浅变化,效果单一),类似色(在色环上小于90。处的颜色,能达到平静、调和稍有一些变化的效果),还有一种叫对比色(在色环上大于150。处的颜色,能达到相互对抗、排斥、衬托等明显对比的效果),见图3-3。另外还可用极色(可构成强烈对比的黑白二色和温和的灰色)和光泽色(有富丽堂皇感的金银色)进行配合。.——色彩有色别、纯度、明度三种属性。色别是指某颜色的倾向区别,如某物体是红的,是指色彩倾向于红。纯度是指色彩中色素的饱和程度,如大红中红的色素较饱和。明度是指色彩本身的明暗程度,如在七色光带中,紫色最暗、黄色最亮。
色彩还有冷暖关系,这是人们看到色彩后的心理感觉和感情联想。如能引起火炽、热烈、兴奋感觉的红、橙、黄系统的色彩,称之为暖色。能引起寒冷、平静、深远感觉的蓝色系统的色彩,称之为冷色。冷暖色中,红与蓝是两个极端。介于两者之间的,如绿、紫色是中性色。
以上色彩的性质,可以用来为服装设计服务。首先,冷暖色的对比运用要恰当,如冷色的衣料,须配同类色或中性色的镶、嵌料和附件,其效果是清新、典雅、调和;暖色衣料也须这样相配,其效果则是热烈、协调而富有生气,其次要注意色彩纯度的对比,纯的色彩是鲜明的、跳跃的;灰的、不纯的色彩是不鲜明的、虚的、轻的、隐伏的。纯度较高的颜色是依靠灰调的÷不纯的颜色对比衬托出来的。衬托后,可以产生鲜明的效果。而纯色与纯色相配,则能给人以刺激、动荡的感觉,在一般情况下,要避免运用。最后要注意色彩的明度对比,明度对比实际上是颜色中的黑白对比,黑白并列,黑者更黑,白者更白,因而明度相差大的色彩并列,则明者愈明,暗者愈暗,反之则越调和。
总之,色彩对于服装具有很大的作用,运用得好,则为服装增色,运用得差,则会弄巧成拙。
3.人体结构知识
人体的基本结构是服装的造型基础。因此,要进行服装的造型设计,必须对人体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并要掌握躯干和四肢的活动范围和运动规律,这样才能根据人体的特点和需要来搞好服装设计。
人体一般可分为头部、四肢和躯干三个部位,其中较直接影响服装设计的躯干部,又可分为胸(背)部、腰部和臀(腹)部。我国成年人的总体高一般可为七个到七个半头长,男女性体型差别主要在躯干部。男性的体型特点是:(1)肩阔大于臀部阔度;(2)肌肉发达,块面清楚,显于外表;(3)胸廓长而大;(4)肩斜度小,肩峰成弓形;(5)关节凹凸起伏较大;(6)腰、颈较粗,(7)侧视起伏较小。女性的体型特点是:(1)肩阔小于臀部阔度,(2)肌肉圆浑,(3)胸廓窄短,乳房发达,(4)关节凹凸起伏较小,(5)肩斜度较大,肩峰弓形较小:(6)腰、颈较细,(7)侧视起伏较大。
因此,在服装设计时要注意:服装各部位均要按人体的比例进行设计,对有些体型要做到扬长避短。如腰节低的,可适当提高腰节;腰围粗的可减少腰围的放松度,头颈瘦细、锁骨突出的,不宜设计袒领服装。服装的设计一般以人体站立时穿着平挺为准,但对各活动部位要适当加放松度,以适应躯干的屈伸、旋倾和四肢的活动,以及肌肉在收缩时的局部膨胀;对手臂等活动幅度较大的部位,除要适当的加放松度外,还必须放一定的戤势,使活动更方便,造型更美观。总之,服装是穿在人体上的,因而服装设计就一定要与人体的特点、需要相适应。

第二节服装选料
服装的设计工作完成以后,选料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选科时要注意到原料的货源,色彩的选择和经济价值情况。
一,根据货源选料
原料的货源情况可分为一般原料、紧俏原料、稀有原料、呆滞原料、试销原料等几种。紧俏原料指市场上流行的、求大于供的原料,这种原料一般时间性较强。呆滞原料则一般指的是供大于求,或花式、质地相对过时的原料。一般原料指供求基本平衡的原料。稀有原料指不常用的原料,主要是毛料、丝绸中的稀有品种。试销原料则是指一些还未被人们广泛认识的新产品。我们设计服装的原料,不能只着眼于紧俏原料,而要在呆滞原料、一般原料和试销原料上下功夫,以期打开销路,变呆滞为适用,变一般为热销,变试销为畅销。
二,根据色彩选料
原料色彩的选择,要注意不同的心理倾向,要考虑到年龄、肤色、体型、季节、地区、习惯和职业等各方面的需要(详见本书第九章第一节)。
三、根据经济价值选料
根据经济价值的情况选料,即应注意所设计服装的穿着对象的经济水平,如青年人穿着的时新服装,要考虑到他们经常翻花式,穿着周期短,同时工资收入都不太高等因素,选料时可以用化纤类的仿毛,仿丝织物,色彩鲜艳,价廉物美。而设计老年人的服装,则要考虑到老年人穿着周期长的特点,可以用经济实惠的原料。当然,这也不能一概而论,尚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另外,在选料时还应考虑到所设计的服装,采用某种原料在加工工艺上的可行性问题。

第三节服装发料
一、根据门幅、款式、计划定额用料
服装的款式、原料确定以后,就要进行发料。发料时,首先要进行算料。算料一般是根据原料的不同门幅,计划定额用料。门幅的宽窄是直接影响用料多少的依据。为了节约原料,大部分商店都采用定额(根据不同的款式、尺寸、依实际排料的多少制定一个中心尺寸标准,然后门上或向下逐步推算)计划用料,这样同品种、同门幅问就能达到耗料一致、价格一致,使裁剪工序也有据可查。由于各地区、各单位的规格、要求不同,因此定额也有上下,但本单位内必须是一致的,并要不断学习先进经验,总结提高,以收到最佳经济效益(现货用料情况可参见本书第九章第三节)。至于门幅的变化,则可用一个标准门幅作依据(如化纤以27寸门幅为标准门幅),通过换算求出不同门幅的用料(见表3—1)。
二,根据品种、对象确定各档规格的比例
发料生产时,要根据不同品种、款式、花型、色泽、对象、性别来确定各档规格间的数量比例,以做到适销对路。一般总是以中档尺寸为主,两头的大小尺寸为辅,形成橄榄形的安排。但中档尺寸不能总以“号型。中的中间标准体为中心,而要依据不同的对象来确定。如青年人的服装(滑雪衫、裙子等),中档尺寸就要定得小,如以老年人为主的服装(普通裤、驼毛棉袄等),中档尺寸必须定得大。另外,橄榄形的两头,即大和小的比例也不一定要求一致,也要因人、因样而易(详见本书第七章第二节。服装生产业务”有关内容)。
三、算料方法
服装用料的计算,一般有经验计算法和中心尺寸推档法两种。
1.经验计算法
根据各种服装的品种、规格和原料的门幅阔窄,按实际排料所取的数据,折算成简易的算式。如用27寸门幅裁女两用衫,衣长2尺,胸围3尺1寸,袖长1尺6寸半,实际排料为5.65尺,其算式即可定为:衣长*2+袖长。
2.中心尺寸推档法
是以同一门幅为基准,通过各种服装实际排料得出的数据,再按衣长、胸围的变化进行增减。如27寸门幅的料子裁男式中山装,衣长为2尺2寸,胸围为3尺3寸,实际用料6.5尺,然后就以这个用料数据为基准,用上述的中山装尺寸为中,L,尺寸,将其他的不同尺寸按衣长1寸,加料2寸,胸大1寸,加料土.5寸(反之则减)的推档方法增减用料,得出不同尺寸的不同用料。
以上两种方法都是以实际排料为基准的,因此排料这一下必须准确。

第四节服装裁剪
一,裁剪的种类
裁剪大致上分比例裁剪法、样板裁剪法、漏粉裁剪法、立体裁剪法和原型裁剪法等五种。
1.比例裁剪法
它是裁剪的基本方法,适用于单件裁剪和打样板。方法是按人体的主要部位尺寸为依据,结合服装式样的要求,用十分法、三分法、四分法等方法求出其他各部位的比例尺寸,然后运用不同程度的曲、直、斜、弧等线条,绘制成各种款式的服装平面图,然后按线裁下(为了缝制需要,一般还要加放缝头)。
如裁男式中山装时,先测得人体的五个主要部位:衣长、胸围、肩阔、袖长、领围的尺寸,然后根据中山装的式样要求,按:土/2衣长+2寸=腰节高;1/3胸围=前胸围,1/6胸围+1寸=后胸围,1/6胸围+0.9寸=前胸宽,1/6胸围+1.0寸=后背宽,1/5胸围+0.3寸=袖壮大:1/2肩宽+0.1寸=前肩宽,l/2肩宽+0.3寸=后肩宽;工/5领围=横开领等,算出各具体部位的比例尺寸,再根据人体各部位的线条曲直程度,将以上这些比例尺寸确定的点,连成封闭的服装裁剪图,最后裁下。由于这种方法易记易懂,并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
2,样板裁剪法
适用于现货裁剪。使用时按所需服装的款式、规格等要求,用比例裁剪或原型裁剪等方法制成不同规格的成套硬卡纸样板,裁剪时将所需规格的样板扎放在衣料上合理套排划样,然后按线裁剪。这种方法套排方便,能运用于各种不同门幅的原料。
3.漏粉裁剪法
适用于现货大生产,是裁剪同一规格系列、同一门幅、批量较大、而固定的眼装品种所使用的方法。使用时,先按所裁衣服的规格、款式等要求,用比例裁剪法或原型裁剪法在硬卡纸上制成服装衣片的整套平面样板,然后在与门幅相一致的油纸上,用样板进行合理套排,并将衣片的线条在油纸上戳成连续的细洞,制成漏粉型板。裁剪时只需将油纸漏粉型板覆在摊平的衣料上,用白粉刷印,当衣料上显出白粉细点后,即可按点连成线进行裁剪。
4.立体裁剪法
是裁剪中技艺较高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丝绒等垂性较大的原料、制作有织物自然线条特色的高档服装时的单件裁剪。一般是先将原料根据人体的基本尺寸,剪成大致的衣片轮廓,然后披挂在人体或模型上,根据服式和体型的实际大小,按人体的尺寸和曲线直接裁制成服装的衣片。用这种方法裁剪的服装具有台身、服贴、自然的特点,但较难掌握。
5.原型裁剪法
是新出现的一种裁剪法,适用于单件裁剪和打样板。方法是根据人体体型各部位的位置和净尺寸(如颈围、袖窿、胸围、臀围、腿根围、上臀围、上臂围、左右肩颈点、肩点、乳高,乳宽、上档高、腰节长、摆缝长等),先制成平面图,然后结合服装的式样及放松度要求,在平面图上加以推移变化,求得所需要的裁剪图。
例如裁剪女上装的前身,根据测得的人体有关部位的位置和净尺寸,用直线连接起来制成平面图,如服装式样要求用直省的,就在直省位置上将平面图剪开,把平面图在人体或模型上摆成立体形状,这时平面图直省位置上的间隔距离就是直省所需要收的宽度;同样,如直省要改横省,只需在横省位置上剪开,将直省收拢,并摆成与人体相符的立体形状,这时横省位置的间隔距离就是能达到同样效果的横省所需要收的宽度了;其余的式样和人体体型变化,也可依此类推。因此这种方法,科学性强,能适应各种服装式样和体型的变化,是较有前途的一种裁剪方法。
一、现货裁剪的步骤和要求
1.裁剪前的准备工作
裁剪前的准备工作,是避免出错和不必要损失的前提。它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是看清裁剪生产单的规格和要求,并核对原料的品种、数量、门幅等情况,排出本批任务的各档规格套排搭配数量,其次要检查和整理原料的色差、疵点、丝缕纬斜情况,尽可能予以避免和矫正;最后要掌握原料的缩水率、耐热程度和条、格、花等情况,并识别好原料的正反面和倒顺毛等,方才可以排料划样。
2.合理套排
划样套排时,对通常会碰到的一些情况要心中有数,如:样板中各部件的横,直、斜丝缕的方向和允斜程度;允许拼接的部位和范围及本批产品的定额用料数等。在具体套排时要有一定的次序和方法,要按各款式的部件,分主、次、大、小顺序排好。一般是先排前后衣片,后排袖和领,最后排附属部件(如袋、挂面等)。排料时要充分利用样板的形状和原料门幅合理套排,要乎平相对、凹凸相对、拼接合理,做到排列紧凑、减少空隙、丝缕顺直、两头排齐。有些原料还要对条、对格、对花和保持图案完整,方向一致。其目的是既要保持服装的质量,又要尽量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利用率可看多余的边角碎料情况,越多则越低,越少则越高)。
套排好后,就要进入划样。划样时要注意;划粉的颜色要相配(不能造成污渍),划粉要细,线条要清晰、准确,以免造成误差。最后还要进行全面的检查,看部件是否齐全、正确,标记、符号是否完整,然后才能铺料开裁。
3.开裁
铺料以后的开裁主要是运用立式电剪刀或带式裁布机(小批量也可用手工裁),将整块原料依划样的线条开成各部件的衣片。开裁的线路一般是:先横断、后直断,先外口、后里口,先开零料、后开整料,开裁的要求是裁片刀路清楚、准确,整齐,并要打好刀眼和钻眼。
4.开裁后的整理
开裁后,首先要进行检查,看是否达到前几道工序的要求,然后进行编号、包扎。编号要求仔细、准确、合理、清洁,包扎要求整齐、牢固。至此,裁剪工作已完成,可以进入缝纫工序。

第五节服装缝纫
服装缝纫由于具体的品种和工艺要求不同,其工序也不尽相同,下面以主要品种呢服装、布、化纤服装和中式服装为例作一简单介绍:一、呢服装缝纫工序
呢服装的缝纫,男女式也有区别,但主要原理还是一致的。呢服装的缝纫工艺较其他品种复杂,因为呢服装的原料——呢绒具有可塑性,可以利用熨斗和水份,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采用推、归、拔的手法,使平面的衣片立体化和较生硬的造型曲线流畅化。同时,由于呢绒的特性较好,一般的呢绒服装都用衬头为其支柱,并用里子,故而又产生了做衬,覆衬等工序和面、里、衬相符的要求。下面简要叙述呢绒服装的缝纫工序情况。
(1)校对衣片,(2)打线钉(泡线)、剖省缝、甩缝子,(3)配碎料、夹里、衬布,(4)缉省缝、缉衬头,(5)分省缝,前后衣片、袖片推、归、拔,烫衬头,(6)做领、袋、夹里;(7)覆衬、敷牵带(男式绱袋、女式撩止口),(8)绱挂面(男式翻止口,女式开钮洞),(9)缉肩、摆缝(男式撩底边、女式翻止口、绱袋),(10)绡领,(11)做袖、绱袖。;二、布、化纤服装缝纫工序;
布、化纤服装的缝纫工序较呢服装简单,分:(1)校对衣片、划粉定位;(2)配碎料衬头;(3)缉碎料;(4)缉省缝、绱袋、-绱零料,(5)缉肩,摆缝,绡领,(6)做袖、绱袖。布、化纤服装的品种款式很多,上述的缝纫工序不能面面俱到,只能介绍一个大致情况。三,中式服装缝纫工序
中式服装品种花式很多,同时有些地方中式服装制作是利用手工裁剪到缝纫“一气呵成”的,所以这里只以一般中式女棉袄举例:(1)校对衣片、定位;(2)配夹里、衬布、碎料;(3)缝子括浆、做领,(4)(接)罩袖、装贴边;(5)摊衬布、夹里;(6)缉贴边、做袋;(7)扣止口、粘贴边;(8)翻棉、行棉,(9)“拢。(拷)袖底(缝);(10)绱领;(U)撬下脚、打套结,撬、钉钮。

第六节服装整烫
缝纫工序完成以后,整理熨烫是一个重要环节,俗话说。三分做工,七分烫工”,也说明了这个道理。整理是将前几道加工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无用的粉、线等去除,使服装整洁,同时对各部位的质量进行初步的检查,以便能在熨烫中去除(如污渍)和补救。熨烫的作用是使衣料缩水,去掉皱痕,平服折缝,同时经过热定型处理,使服装外型平整,褶裥、线条笔挺。对由于缝纫操作不当而造成的一些质量问题,可以借熨烫进行矫正和补救,如门襟、领角略有长短,止口或丝绺略有不顺,缝子有稍微起壳、起吊等毛病,可以在熨烫中用拔一拔、归一归、窝一窝等方法,在质量允许的范围内使之符合要求(如经整烫不能矫正的,则要退回返修,或降级处理)。
在整烫中要能根据不同原料的性能,不同服式的要求,熟练地运用熨斗等工具,快速、合理地熨烫,达到各部位乎整窝服,定型部位正确,左右对称,外型挺括、整洁,饱满,烫煞,烫干、无极光、无水花等要求。
现以呢服装的大致整烫步骤力例作一简介。首先将缝纫完工的服装进行前整理,将无用而影响整洁的粉、线等去除,并初步检查一下质量,了解可以去除和矫正的部件情况,然后由辅工进行锁眼和手撬,完成后就可进行去除污渍和熨烫工作。熨烫中矫正一般的质量问题,达到上述的熨烫要求。熨烫完工后,进行钉钮。最后再检查一下整件的服装质量,进行最后的整理,就可以包装入库或上柜出售了。
上述六个环节,就是服装生产的简要工艺流程,它反映了服装生产必须立足于面向消费,适应产、销供求规律,才能使每一件服装产品取得消费者的欢迎和信任。可见服装营业员熟悉了解服装的生产过程,纯属应尽的职能。

第七节服装生产管理
服装生产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管理技术,其内容包括服装生产技术、管理技术、质量管理、服装生产过程组织与管理、物料管理、产品制造和成本管理等。它们之间互相影响,又互相制约。从整体看,服装生产管理的任务就是运用计划、组织、控制的职能,把投入生产过程的各种生产要素有效地进行组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服装生产管理体系。
信息化服装生产管理:
1.降低不合理库存
通过服装管理系统管理企业的各种物料,可根据需求作出及时的、合理的物料的加工、采购安排,避免了由于市场频繁变化及采购拖期、生产拖期等异常现象造成的库存积压发生。
2.提高资金周转率
用户可随时掌握各个环节的资金占用情况,为企业资金的运用提供第一手资料。企业的决策者据此可以加强资金的管理。同时,依据市场的变化合理规划企业的财物资源,提高资金周转率。
3.提高劳动生产率
随时掌握生产的实际运行情况,杜绝由于计划不周所造成的“停产待料”,充分发挥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同时,强化了对作业的监控管理,每个班组乃至每个人的实际工作情况都会得以及时反馈,保证了生产人员的劳动积极性,提高劳动效。
4.降低采购成本
可以根据市场变化及生产异常判断材料的需求变化,制定合理的批量采购计划。依据批量进行采购订货,保证生产需要,降低采购价格,节省采购经费。
5.节约生产成本
依据材料消耗定额对生产用料进行控制,从而促使企业按照科学的工艺去生产,实现原材料的节约,避免不合理的材料浪费。
6.有机整合各项业务
系统能有机整合生产的各个环节,有效解决各项业务环节分散、联系性差、透明度低的问题,在部门之间建立完整的业务关系。
7.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
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预测,模拟未来的市场对企业内各项资源的需求,为决策者确定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直观、科学的依据。
8.提高企业竞争力
将现代化的管理思想,通过计算机这一先进的技术手段,浸透到制衣企业的各项工作中去,对原来的管理方式进行改进,帮助企业获得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

文章来源: 秘奥软件网,中小企业信息化领跑者!全国咨询热线:400-9908-527_www.misall.com

最新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