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业界新闻

服装企业生产管理要素与流程

服装生产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管理技术,其内容包括服装生产技术、管理技术、质量管理、服装生产过程组织与管理、物料管理、产品制造和成本管理等。它们之间互相影响,又互相制约。从整体看,服装生产管理的任务就是运用计划、组织、控制的职能,把投入生产过程的各种生产要素有效地进行组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服装生产管理体系。在服装企业中,常见的生产管理主要功能包括开生产制单、物料需求、主生产计划(MPS)、车间收发、品质管理及成本核算。其中主生产计划(MPS)是整个生产管理子系统重点,是正确地平衡生产任务,合理的安排生产,保证如期出货的重要保障。通过系统核算科学的管理主料是企业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服装生产管理概述
一、服装生产管理的概念
服装企业管理的根本任务有两项:一是企业经营管理,它由经邓伐g、产品开发、财务、物资供应、销售等管理系统组成;二是企业生产管理,也称生产技术管理,是有关生产活动方面一切管理工作的总称,它由质量、成本、生产计划、生产组织、生产调度与控制等管理系统组成。
本章是有关中小服装企业的生产管理,即服装生产企业根据自身的经营目标和经营计划,从产品品种、质量、数量、成本、交货期等用户要求,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对企业的人力、材料、资金、设备等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生产出既定的产品,完成预定的生产任务的一系列活动。

二、服装生产管理的体系
服装牛产管理包括服装生产过程组织与管理、质量控制、物料管理、成本管理等。服装生产管理的任务就是运用件编0、组织、协调、控制的职能,把投人生产过程的各种生产要素有效地进行组合,按照最有效的方式,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
三、服装生产管理的职能与任务(一)服装生产管理的基本职能
1.计划确定生产经营活动的目标和方针,制定和选择与本企业生产产品相适应的计划方案,综合平衡。
2.组织
将生产活动的各要素,各蜀气籾刁、各生内暗箭解扫勃伍窿空间和功豇i:j妍诈擢陋躔与组合。
3.协调
对生产管理内部和外部存在的问题进行调节商洽,建立良好的配合关系,使他们之间的问题得到解决。
4.控制
对产品质量、生产进度等进行严格控制,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目标。

(二)服装生产管理的具体任务
1.收集、分析、利用市场信息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是企业与所处市场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短、平、快的生产加下方式应该是其生存的上策,这就需要企业紧跟那些大中企业的步伐,搜集整理流行信息、面辅料信息、市场竞争状况等,以快速调整自己的生产。
2。技术研究和研发规划
服装业虽然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但从生产的角度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拓展空间的。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更多的是技术的跟进与利用。
3.修订、执行技术标准
对于我国服装业来讲,加工是赢利的主要方式及优势所在。严格地执行技术标准是获取汀草的关键。为此,不时修订并执行技术标准至关重要。
4.岗位技术责任制定
服装生产加工过程一般包括前期技术准备、生产加工、后期整理运输等多个环节,为此,进行明确的岗位划分,制定相应的权责标准,是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
5.工具、设备推广应用与管理
在服装生产加工过程中,会用到许多辅助工具。这些小的辅助工具看似不起眼,但往往很有效,大都是由工厂自己改造的非购买品。而设备则大多是专用的(针对专门的工序的),必须对操作人员进行认真培训和辅导。
6.技术培训与考核
服装加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小服装企业的工人大都是从农村招聘的打工妹、打丁仔,文化程度低,需要进行技术培训,同时人员流动频繁,更需要持续的培训与考核。
7.新产品的设计、试制、鉴定与总结
正如前面所言,小型服装企业主要是采用短、平,快的方式进行生产,产品的更新必然很快,这就需要企业快速地打样、试制、确认。
8,生产计划的制定与执行
制定生产计划,跟进生产进度,按时完成产品的生产。
9.投产前的材料准备和技术准备
这包括面辅料的准备、设计、打样,设备与人员的准备等。
1认生产流程的组织与管理;
生产流程的准备即规划裁剪、缝制、整烫、包装。
11.物料采购与库存管理
面,辅料的采购,出入库、储存管理。

服装生产管理要素与流程
一、服装生产管理构成要素
中小服装企业生产过程的构成要素如下。
(1)人——作业人员数量、技能程度、工作态度等;
(2)材料——面、辅料的性能,加工的难易程度等;
(3)工艺流程与标准——生产加工过程及工艺标准的制定等;
(4)生产没备—』隙加工机械,如裁剪机、缝纫机,整烫gU则隙加工用的各种辅助器具等;
(5)资金——生产资金的周转费用、生产成本费用等;
(6)市场信息——市场需求动向、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反馈等。

二、服装生产管理作业流程
生产管理作业次序——般包括生产计划、前期技术准备、生产实施(裁剪,缝制、整烫,包装)、装箱运输等几个主要环节。在这些环节中,生产计划的实施与控制非常重要,否则会影响交货期。服装生产管理作业流程如图4-2所示,将在第九章中加以说明。

厂房规划及流水线布置
一、服装企业厂房规划
(一)服装企业厂房应满足的基本条件
厂房形式的选择是工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大型的服装企业来说,其可以设计成单层厂房,也可以设计成多层厂房。但对中小型服装企业来说,一般选择单层厂房(即在一层楼—1:进行生产作业)。
作为服装生产厂房,其应当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生产车间应当有充足而均匀的采光条件;
(2)车间内应有良好的通风和空调设施;
(3)水、电、气供应方便;
(4)消防条件良好;
(5)通道便利;
(6)地面承受能力较强。

(二)车间布置的基本原则:
(1)原辅材料的人口应靠近准备、裁剪车间;产成品出口应靠近成品仓库。
(2)各车间的相对位置应使运输路线最短,避免人流与货流交叉,以利安全生产和采用机械化、自动化设备:
(3)机器设备应按产品加工顺序布置,机器设备之间、机器设备与墙或柱之间,应留有适当距离和空出必要的通道及存放原辅材料与在制品所需的面积。在保证运输通畅,操作安全、方便的前提下,使车间面积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4)乍间布置应在适当范围内留有余地,为扩大生产和技术革新提供方便。
图4-3是某——服装企业平面布置图,图4-4是某服装厂缝制车间平面布置图,图4-5是某服装厂-裁剪车间乎面布置图,图4-6是某服装厂整烫车间平面布置图。
从所介绍的平面图可以看出,其车间布置在同一楼层。这主要是因为小企业一般不会选择难度大的产品进行生产,从而设备相对少而简单,占地不多,产品搬运起来方便。
对于中型服装企业来说,可以将技术室、裁剪、缝制车间放在同一个楼层,而将整理、包装、仓库放在另一个楼层。

二、流水线的平面布置
车间内部流水线平面布置的形式取决于流水线的种类。在服装加工生产中,由于产品的批量、品种及工艺要求不同,流水线的布置形式也有所不同。
作为中小型的服装企业来说,可选择以下几种布置方式。
1.双列纵向式流水线
机器从前向后排成两列,堆放、传递产品的流水槽顺着机器排在其两侧形成两个长条形的流水线(见前图4,4)。员工按照工艺流程的先后顺序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进行作业,前面的丁序完毕后,将衣片传给自己正后面或斜后面的员工进行下一道工序的作业(少数传给前方或斜前方不远的员工)。
这样的流水线排列适合工序较多,且工序的前后穿插较少的服装生产。
2.双列横列式流水线
缝制设备与缝制设备两侧互相连接,沿横向排列成一长排,两排机器成相对排列,中间相隔左右,做成流水槽,用来堆放、传递产品(见图4-7)。这种排列方式,占地面积小,缝制操作符合“左拿前放”的作业要求,动作较为省力。
这样的流水线排列适合工序较多,尤其是细小工序较多的服装生产。
3.封闭环状式流水线
为了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也可不用横列式或纵列式布置方案,而采用以烫台为中心的左循环方式配置生产设备(见图4-8)。
这样的流水线排列适合工序少而简单,每名员工能承担几项工序的服装生产。
以上是对几种流水线布置方式的阐述。总之,流水线的长度不应太长,否则不利于管理。流水线的首尾两端,在有投料和产出的地方,距墙应有3.5-4.5m的间距;在无投料和产出的地方留2-2.5m的间距。沿车间长度方向,两条流水线之间的间距应大于4.5m。沿车间宽度方向有两条流水线时,流水线之间的通道应有2—2.25m;有3条流水线时,通道应为2.25-2.75m;有4条流水线时,通道应为2.75”3m。流水线与侧墙的距离应留1.1—1.2m:
车间内主要通道的宽度应不小于3m,工人从最远的工作地到最近的车间通道之间的距离应不大寸:40-50m。车间内生产流水线的布置应使衣片和半成品的运输路线最短,工人操作安全、方便;同时还要有利于生产管理和有效地利用生产面积。
当然,在具体布置时,还应当综合考虑产品品种和批量、机器设备的种类和尺寸,厂房形式以及管理水平等条件。

人员规划与设备购置
鉴于中小服装企业人员及设备的配备相对较简单。为此,本节将以一年产量30万件男式西服衬衫的生产为例,介绍如何进行人员及设备的配备。
一、人员规划
通过查阅仙匠装(鞋帽)企业生产工人劳动规范》等资料,了解男式西服衬衫劳动定额大致为16件/人.天,以一年300天计算,则需要直接生产人员大约为60人。再加上裁剪、整烫,包装等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最终大约需要100人。
在进行人员规划时,可考虑到人员的互助协调和配合。譬如在进行面料检验、裁剪时,因为缝制,整烫等生产工序无法展开,故可将此工序的生产人员调到面料检验、裁剪工序工作。同理,当裁剪工序已完毕,而缝制、包装工序吃紧时,可将裁剪工序的人员调整到缝制、包装丁序工作。这样便可以提高人员的使用率,从而提高生产能力。

首先是设备的购置应多搜集具有相同生产设备的厂家资料并进行深度咨询、沟通,确定下来后前往考察,获得准确信息。
其次是不能光购买设备不考虑到其后续服务。譬如在签订购买合同时应加入明确的维修培训条款、维护条款、退换条款、零配件供应条款,因为设备运行时间一长便会陆续出现大大小小的故障,没有后续服务便会后患无穷。
再就是平缝机这样的常规设备购买二手的或国产的即可,而专用设备(如开袋机、锁眼机等)则要选择质量过硬点的,以免经常出现故障而影响生产。
最后,设备的维护、保养特别重要,并对操作难度大的设备进行重点维护,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

三、服装生产管理和传统作业对比:
一、传统作业分析:
1.决策层与业务部门难以及时准确了解订单的生产情况;
2.无法迅速向客户提供服装商业信息的询价、报价、明确交货期和快速处理订单;
3.辅料、散料的种类、数量繁杂,浪费现象严重;
4.采购无法及时满足订单生产需要,补借面料情况混乱,耽误正常生产;
5.仓库之间的货品转移,收发货混乱,造成控制困难;
6.各生产部门运作难以协调,无法做到在人员设备不增加的情况下提高生产效率。

二、信息化服装生产管理:
1.降低不合理库存
通过系统管理企业的各种物料,可根据需求作出及时的、合理的物料的加工、采购安排,避免了由于市场频繁变化及采购拖期、生产拖期等异常现象造成的库存积压发生。
2.提高资金周转率
用户可随时掌握各个环节的资金占用情况,为企业资金的运用提供第一手资料。企业的决策者据此可以加强资金的管理。同时,依据市场的变化合理规划企业的财物资源,提高资金周转率。
3.提高劳动生产率
随时掌握生产的实际运行情况,杜绝由于计划不周所造成的“停产待料”,充分发挥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同时,强化了对作业的监控管理,每个班组乃至每个人的实际工作情况都会得以及时反馈,保证了生产人员的劳动积极性,提高劳动效。
4.降低采购成本
可以根据市场变化及生产异常判断材料的需求变化,制定合理的批量采购计划。依据批量进行采购订货,保证生产需要,降低采购价格,节省采购经费。
5.节约生产成本
依据材料消耗定额对生产用料进行控制,从而促使企业按照科学的工艺去生产,实现原材料的节约,避免不合理的材料浪费。
6.有机整合各项业务
系统能有机整合生产的各个环节,有效解决各项业务环节分散、联系性差、透明度低的问题,在部门之间建立完整的业务关系。
7.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
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预测,模拟未来的市场对企业内各项资源的需求,为决策者确定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直观、科学的依据。
8.提高企业竞争力
将现代化的管理思想,通过计算机这一先进的技术手段,浸透到制衣企业的各项工作中去,对原来的管理方式进行改进,帮助企业获得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

文章来源:秘奥软件网,中小企业信息化领跑者!全国咨询热线:400-9908-527_www.misall.com


最新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