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业界新闻

中小服装企业成长与发展

★中小服装企业成长与发展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服装企业一般都缺乏资源优势、资本金小、产品种类少,市场影响力小,常常靠某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和技术维持企业经营。中小服装企业成长受到其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一、中小服装企业的成长性
中小服装企业内在成长性是指中小服装企业潜在的持续成长能力,是中小服装企业成长的根本所在。通常用如下评价指标表示:市场份额、企业能力、固定资产状况、产量或销售额、雇员人数、技术创新能力、经营者素质、企业管理能力、企业文化等。特别是在中国,中小服装企业没有自主技术开发能力,缺少资金来源,企业管理者文化程度不高,企业发展缺乏战略管理,因此,这些制约了许多中国中小服装企业的成长和壮大。

中小服装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两个方面。中小服装企业所处的行业成长性直接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行业的成长过程可以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老化期四个阶段,由于产业升级,处于老化期的行业可能会进入新一轮增长的生命周期循环。根据行业的成长性不同,又可分为新兴产业、朝阳产业、成熟产业(传统产业)和夕阳产业。各类产业与行业生命周期的对应关系如图1-6所示。在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都具有较好的成长性,如高新技术产业。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服装行业是传统产业,利润空间小,具有劳动密集等特征,其实如果能使传统产业升级,寻找新的增长点,仍可以获得新一轮增长,进入新的生命周期循环阶段。

政府宏观经济政策也是决定行业成长性的主要因素。特别是产业政策的调整,如税收政策、技术改造政策、法律与市场环境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变化起到推动作用,影响到行业的发展方向。尤其是中小服装企业的发展更需要政策支持,贷款担保、税收优惠政策的倾斜。

成长型中小服装企业指在较长时期(如5年以上)具有持续挖掘未利用资源的能力,不同程度地表现为整体扩大态势,未来发展预期良好的中小服装企业。可以通过企业发展状况、获利水平、经济效率、偿债能力、行业的成长性等指标反映。我国中小服装企业虽然起步较晚、基础较差,但发展速度很快,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中小服装生产企业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人员整体文化素质较低
介现有的服装企业中,具有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所占比例较低。主要原因是服装加工属寸;熟练劳动,对人员的技术知识要求不高,并且以简单的重复性劳动为主,一般初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员经过几周的培训就能够基本胜任流水线上的工作。服装企业的管理层又主要以家族成员为主,外人很难介入。我国许多服装加工企业管理者凭经验管理,对文化知识电视不够,也是导致目前整个中小服装企业人员文化素质较低的主要原因。

(二)企业经营环境有待改善
初创阶段的服装企业对产品设计和品牌保护意识认识不强,使得整个服装市场自主原创设计从牌所,比例小,许多小型服装生产企业以扒版、模仿、冒牌等方式起家,因此,对做品牌缺乏信心:从而造成目前整个国内服装市场经营环境和秩序令人十分担忧,不利于中小服装企业的发扬与成长。

(三)企业资金实力弱
中小服装企业的融资渠道少,主要靠自有资金和向亲朋好友拆借,很难从银行融资,因此,筹资能力低。
服装生产加工利润率微薄,大多数中小服装企业以自有资金为主,很少也难以从外部获取借贷资金,使得服装企业资本积累缓慢,资金实力不足以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和设备的更新,从而导致我国服装生产企业整体技术含量低,难以进行技术创新,最终影响中小服装企业和产品竞争力的提高,使得服装生产和加工总是徘徊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之中。

(四)中小服装企业的管理水平不高
由于中小型服装生产企业大多采用家族式管理方式,常常采取家长制一言堂的管理手段,这种管理方式在企业发展初期,规模小、人员少、管理不复杂的阶段还可以奏效,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弊端就显现出来,最终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企业往往需要借助外脑,聘请职业经理人,以规范管理,提高经营效率。
总之,我国中小服装企业目前虽然发展状况良好,企业经营活动正常,但企业需要发展和成长,就必须要经历各种风险和进行各种决策,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避免企业陷入困境,推动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和成长。

★中小服装企业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中小服装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数据显示,目前,中国134.6万家丁业企业中,中小服装企业占99.8%,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60%、销售收入的57%、出口总额的60%,对GDP增长的贡献达到50%以上,中小服装企业上交的税收占全国全部税收的43%,中小服装企业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岗位。而在中小服装企业中,个体工商户达2377万户,私营企业达243万户。民营经济实现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到2.8万亿元,占全社会总额的70%以、上。
改革开放后,中国企业所有制呈多元化趋势,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用来区分企业类型的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方法发生了变化。目前,人们更多的看到的是中小服装企业、民营企业、家族企业和私营企业等概念频频在各大媒体上出现,如何区分和界定这些概念是本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中小服装企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服装企业促进法》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同时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制订并颁布了《中小服装企业标准暂行规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服装企业促进法》第二条中对中小服装企业的定义为:所称中小服装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
世界各国主要参照三个指标对于中小服装企业进行定量界定。
1.企业雇员人数
企业雇员人数是通过企业雇佣人数多少反映企业规模的大小,便于劳动部门了解中小服装企业吸纳社会就业人员状况。
2.企业实际资产额
企业实际资产额是以价值或实物形态,从资产这一物的要素反映企业规模的大小。由于中小服装企业中家族式企业所占比重大,企业资产与家族资产难以区分,有时无形资产也被包括在总资产中,对于资产运营的企业,这一划分标准,如企业进行兼并、收购、转让,较为有意义。
3.企业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的销售额
该标准是从企业经营水平反映一个企业规模的大小,便于税务部门向企业征税,对企业来说,由于销售额时有波动,纳税额将随销售收人的增减而相应变化。
在我国《中小服装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中的中小服装企业标准上限即为大企业标准的下限。中小服装企业标准是统一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三项定量指标的多少归类,结合行业特点制定。符合其中两项标准即可界定为中小服装企业。国务院不再制订与《中小服装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不一致的企业划分标准。
目前,我国对中小工业企业界定标准同各国的标准基本趋同,国际上通常将中小服装企业界定为“2、3、4”,即员工在2000人以下、销售额在3亿元以下、企业资产在4亿元以下。
在我国《中小服装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中,企业规模划分标准如下:
(1)特大型企业。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0亿元及以上;
(2)大型企业。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亿元及以上;
(3)中型企业。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000万元以上;
(4)其余的均为小型企业。
据上述标准,中国目前的大企业仅有1800余家,99%以上为中小服装企业。
在《中小服装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中规定了工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亿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亿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亿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亿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中小服装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中,职工人数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末从业人员数代替;工业企业的销售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产品销售收入代替;资产总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资产合计代替。
《中小服装企业标准暂行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各类所有制和各种组织形式的企业。因此,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大部分国家的中小服装企业采取的法律形式主要有三种,即:单一业主(占到41%左右),通常完全由一个人出资经营;合伙经营(占到27%左右),由两个人或多个人共同出资经营;有限公司(占到30%左右),公司所有权被众多持股人拥有。
我国中小服装企业按所有制分类,可分为国有中小服装企业、集体中小服装企业,个体中小服装企业、私营中小服装企业及外资中小服装企业。而在个体和私营中小服装企业中,由于产权由某个家族独自占有,冈此,也常常被称为家族企业或夫妻店。

二、家族企业
家族企业是世界上最具普遍意义的企业组织形态。在中小服装企业中家族企业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美国98%的公司是家庭所有,其中42%的大型公司由一个人或一个家庭所控制。因此,许多小企业是从家族企业开始逐步成长和壮大,发展为中型企业或大型企业,甚至进入到世界500强行列中的,但从总量上看,大多数企业仍属于中小型家族企业。
在中国,服装企业主要以家族企业为主,大多数服装加工企业以家族企业形式创建,逐渐发展和壮大。

(一)家族企业的界定
家族企业的定义,首先强调了家庭或家族拥有企业的所有权或所有权的控制权。家族企业是企业的所有权或所有权的控制权归属一个或数个家庭或家族所有,而且具有能将所有权或所有权的控制权合法传给后代的企业组织。
所有权是财产的归属权,是拥有这一权利的主体,对于其拥有物或对象具有排他性的最高占有权。也暗含了主体对他的权利的自由随意的处置权。这种处置权包括了将财产传递给下一代,甚至下一·代的某个具体个人的权利。家族企业是家族拥有的企业,属于家庭的财产,而家庭的财产,是可以合法地由下一代来继承的。其他形式的企业,都不可能把企业的所有权或所有权的控制权,合法地传递给下一代。这一特性,成为家族企业区别于别的类型企业的根本所在。
其次,家族企业不仅为家族成员所有,并且为家族所控制,家族控制是以家族所有为前提,而家族控制是家族所有的目的。
家族企业在经营管理上通常采取三种情形。一是由家族成员直接经营管理企业,即两权合一形式;二是聘请外部职业经理经营和管理企业,即两权分离形式;二是所有者与外部职业经理共同经营管理。无论采取哪一种形式,企业是否是家族企业,关键还在于家庭是否拥有企业的所有权。
家族企业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经济组织,企业资本的来源和积累或企业的经营建立在家族的背景之上,是由家族成员经营或家族成员控制企业主要业务的一种企业形态。家族企业最主要的特点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基本上由家族成员掌握。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唐纳利认为,满足下列七个条件中的一个或数个,即可构成家族企业:
(1)家族成员借他与公司的关系,决定个人一生的事业;
(2)家族成员在公司的职位影响他在家族中的地位;
(3)家族成员以超乎财务的理由,认为有责任持有这家公司的股票;
(4)即使家族成员正式参与公司的管理,但是他的行为却反射这家公司的信誉;
(5)公司与家族的整体价值合二为一;
(6)现任或前任董事长、总经理的妻子或儿子位居董事;
(7)家族关系在决定经营管理权以及权力的继承中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家族企业与家族自身发展相互影响,家族成员将家族企业看作是个人或家族的事业,影响到家族的价值观。
我国在20世纪了。年代末到80年代初,才掀起了家庭经营的第一次浪潮。随着对私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认同,占据私营经济绝大比例的家族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在我国的非公有经济中,家族式经营的企业至少占到了90%以上。这些企业中,既有家庭作坊式的企业或是单一业主制的企业,同时也有合伙制的企业,还有许多家族成员控制的企业集团。
从家族企业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中所占比例看,也说明了这一点。家族企业在全世界企业中占65%-80%。家族企业在《财富》500强中占1/3,有175家为家族控制的企业。在美国,家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2/3,占GDP的49%,提供就业60%,新增就业78%。在德闲,家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80%,占GDP的53%,提供就业68%。亚洲国家家族企业产小占GDP的比重:韩国75%—80%、印度尼西亚50%,印度40%,泰国20%、马来西亚20%;,拉丁美洲的家族企业在企业总数中的比重,高于世界平均值。家族企业在世界各国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家族企业的基本特征
家族企业在所有企业组织形态中,除了家族成员拥有企业全部或部分资产所有权外,并只有其特殊性二这种特殊性在于家族企业的所有权掌握在以血缘、亲缘为纽带的家族成员于中。
1.家族成员掌握公司主要部门的管理权
家族成员掌握公司最为主要的管理权,控制着公司的运行。如人事、财务、采购、市场销售等管理权。这些是公司最重要的部门,有时即使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而不得不聘请非家族的高级管理者,企业最重要的管理权仍大都掌握在家族成员手中:
2.家族成员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奉献精神
山刁:血缘关系的维系,家族成员对家族高度的认同感和一体感,使其对家族产生了一种神圣的责任。这使得家族成员为家族企业工作都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不计较自己付出的劳动和获得的报酬是否处于合理的比例关系,从而使家族成员与企业签订契约的交易费用大大降低,而且由于家族成员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伦理观念以及他们之间存在着家族性的默契,所以企业主对员工的监督成本很低。正是由于交易费用的降低,使得家族企业这种组织形式在——定的环境下能体现出相对其他组织形式的优势,这也是家族企业能普遍存在和顽强成长的主要原因。
家族企业由于家族成员之间天然存在自我约束、自我牺牲精神,使家族企业更能节约管理费用,家族满足了企业经营所要求的决策统一性和行为一致性。
3.家族成员的生活与企业的兴衰紧密相关
对于家族企业成员来说,家族企业不仅是一个企业,更是家族的一种事业寄托。特别是初创时期,家族成员都在企业中工作,都为家族事业的发展共同奋斗。因此,家族企业的运营状况,家族企业的发展成就,对家族成员的情绪甚至家庭的生活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一个家族的悲欢离合可能与一个企业兴衰存亡紧密相关。这是家族企业特有的现象。
4.家族企业对外人的不信任
家族企业在雇佣和使用外人特别是职业经理人时,表现为不信任和怀疑。原因是实行两权分离后,家族企业的家长由此产生的失落感和危机感,使其担心对企业控制的消失和非家族的职业经理人对企业的占用。这样的心态,使不少家族企业为了保证企业的大权能够掌握在家族的手中,在交接班时,不是寻找适合的人才,而是在自己后代中物色适合的人。据国外调查,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4年,等于创始人的平均工作年限,只有30%的家族企业传到第二代,13%的家族企业传到第三代,这也印证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富不过二代”说法。

(三)家族企业管理方式
家族企业初创阶段,所采取的管理方式人治色彩浓厚,是家长制管理方式。所谓家长制指的是在家族企业的管理中,家族企业的控制者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并在家族企业的管理中运川这——权威,使得控制者对家族企业的管理如同家长对家庭的管理一样。在管理中的典型特征是大权独揽,在公司重大决策问题上基本上表现为个人说了算,随个人的偏好并非规范的程序进行管理。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正处在发展初期,企业规模较小。一般来讲,在创业初期,家族企业是管理成本较低的—·种经营方式。这时亲缘关系、伦理规范、家族制度等非经济因素起着重要作川,家族资源配置中的交易成本低,易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面对创业的困难局面,由于是家族共同的事业,与自己的利益密切相关,家族成员往往能团结一心,不计得失,为企业发展不遗余力、同时,老总与企业所有权合二为一也是家族式管理的一种优势,有利于企业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及时作出正确的决策。
我困许多中小服装企业虽然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但管理不规范,管理人员水平有限,甚至在企业中没有职能部门,由家族企业的“家长”即管理者、所有者一人说了算,亲自管理员丁,直接负责企业的人、财、物各项管理工作,任人唯亲的不合理现象比较突出。由于家族企业不可能完全按照家庭规则运行,也不可能完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规则来进行管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家族企业的管理必然趋于社会化、专业化,聘请职业经理人管理企业,家族成员持有绝大部分或部分股权。
日前,我阂绝大部分中小服装企业正处于这一转变阶段,开始借助外脑,聘请职业经理人和优秀管理人才,服务于企业,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

三、私营企业
我国私营企业的出现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它是在个体经济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198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确立了私营企业的合法地位。中国私营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发展,现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私营企业是我国以经济性质为标准对自然人出资、出资者参加企业劳动但雇佣了一定数甩的家族之外的人员的企业。目前,在我国工商行政管理中的私营企业界定不仅包括雇佣家庭成员之外的劳动力达到一定数额之上的个体企业,也包括一部分完全为个人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我困私营企业的绝大部分为中小型企业。在中小服装企业中,按照企业所有制形式划分又以私营企业为主体,同时私营企业也是家族企业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服装生产型企业更是如此,主要是由于服装企业投资规模小,行业进人壁垒低,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一)私营企业的定义
198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中规定,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丁8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其生产资料属于私人所有,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其他服务性活动,并实行独立核算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二)私营企业的组织形式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有私营独资企业、私营介伙企业,私酋有限责任公司工种。私营独资企业指一人投资经营的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债务负无限责任?合伙企业是指二人以上按照协议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的企业。合伙人对企业债务负连带无限责任。有限责任公司是指投资者(股东)以其出资额对公司负责,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没有最低的注册资金要求,但是要承担无限责任,有限责任公司可以法人名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和民事义务,具有有限责任,要求有最低注册资本金。
同时,上述三种组织形式之间又表现为相互递进的关系。独资企业作为最原始的企业组织形式,由一个人出资,资金来源有很大的局限性,从而逐渐发展成为合伙企业的形式。合伙企业扩大了融资的渠道,但仍然不能满足企业规模扩大所需资本,而公司制的出现满足了这——需要,最终促成厂现代大企业的产生。
:—些私营企业为了扩张融资能力,从个人独资企业改为有限责任公司,为了能够上市融资,从有限责任公司改为股份有限公司等。有限公司较合伙或个体而言具有几方面的优点:其——,能聚积财富,达到扩大组织规模的目的,从而达到规模经济,使公司迅速壮大,这是个人财力难以完成的;其二,各出资人仅承担有限责任,达到了分散风险的目的。因此尽管有限公司比个人独资企业所受规章约束更多,但采用有限公司制的形式可以获得更多的融资渠道,筹集到所需的资本,使公司迅速成长。对发展中的企业来说,有限责任公司是最好的组织形式。
在我国私骨企业初起步时或规模较小时,多选择家庭内部合作的个人企业、合伙企业或无限责任公司;随着规模的扩大,私营企业可能会从最初的个体所有制或合伙制,逐渐转变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一些私营企业还可能发展成为集团公司和上市公司。

(三)家族企业与私营企业的区别
在很多场合下,“家族企业”和“私营企业”这两个概念是等同使用的,就实际统计数据来看,中国的私营企业中约80%—90%为严格定义的家族企业。在许多国家,家族企业所占比例情况也大致如此,家族成员(业主,同性兄弟、异性兄弟)持有的股份已经占到私营企业股份的83%,这类企业表现为家族控制,具有典型的家族企业特征。
因此,可以认为,家族企业是私营企业普遍采取的一种治理模式,由于我国绝大部分私营企业在所有权与管理权的构成上都带有家族企业的特点,企业内部实行家族制管理,将劳资关系延伸到私人生活领域并带有个人感情色彩。因此,在概念的外延上,私营企业定义的范围要大i:家族企业;
鉴:卜缺乏有关家族企业的全面统计资料,常常用私营企业资料来代替。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资料,2001年私营企业增长到202.85万户,注册资金18212.2亿元。在私营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方面,2001年我国私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达到12.7%。在就业贡献上,私营经济所,\的比例越来越离、2001年全社会每100个新增就业者中有33人流向私营企业。还有一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通过改制变成新的私营企业,原来国有企业的负责人也成为新的私营企业主。

(四)我国私营企业的管理特征
1.按管理方式的不同
按管理方式的不同可划分为个人企业或合伙企业、家庭式企业,纯家族式企业、准家族式企业、混合家族式企业和公开上市的公众公司等模式。这一分类的标准是依据企业中家族成员和非家族成员数量的多少及其比例,同时也反应了私营企业的发展过程。
个体户和个人独资的企业大都由家庭成员自己管理业务活动,气从个体工商户到股份有限公司时,通过社会招聘方式聘请外来的管理人员较为常见,企业形态呈现出由家庭式企业、纯家族式企业、准家族式企业向家族企业迈进。由于股份公司制的私营企业招聘的管理人员最多,基本属于混合家族式的企业。唯一的例外是合伙企业。

2.从私营企业管理岗位向外人开放的角度分析
私营企业内部管理模式,将会出现由家庭成员垄断所有管理岗位,到家族成员垄断所有管理岗位、泛家族成员垄断所有管理岗位、部分非关键岗位向社会招聘的外来人员开放,部分关键岗位I句外开放,一直到所有岗位都向外开放的演变过程。具体表现为:一是私营企业内部管理岗位是按上述顺序向外开放的;二是管理岗位的开放顺序是以其能否掌握有关企业的机密信息为主要的考虑因素的。
例如,在个体户阶段,家庭成员、家族成员、亲戚、熟人(泛家族成员)垄断整个业务的情况占;厂绝对比例;而到了个人独资企业阶段,家庭成员和家族成员垄断所有管理岗位的情况已较少见了;在混合家族式企业阶段,企业内的各种管理岗位基本上都向外人开放了。因此,从整体上看,私营企业内部管理岗位开放顺序基本如此。但就企业个案来说,私营企业处于严酷的竞争环境下,不可能按部就班地将管理岗位一一向外开放;如果某一岗位对企业非常重要,而家族内部又没有合适的人选,企业主就会直接招聘人才。
私营企业主将管理岗位向外人开放的顺序如下:①生产经理;②设计开发经理;③质管部经理;④办公室主任;⑤人事经理;⑥副总经理;⑦营销经理;⑧总经理助理;⑨采购经理;④财务经理。这是由于私营企业主在将管理岗位开放时,要考虑岗位开放可能给企业带来的风险。风险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该岗位可能会掌握一些有关企业的正面信息和负面信息,这些信息的泄漏会对企业的生存环境造成威胁。如果完成岗位职责所需掌握企业的正面和负面的信息不多,如生产经理、设计开发经理、质管部经理和办公室主任,企业主就会优先考虑聘请外部人来负责。但如果某个岗位需要掌握企?业的正面和负面信息很多,企业主在聘请外人的时候就会很慎重,因此,营销经理、采购经理和财务经理总是较迟聘请外部人员承担。

(五)我国私营企业的存活期
闩前,中国私营企业的队伍正以平均每天诞生80Q家的速度壮大。随着这一队伍的壮大和私营企业生存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我国私营企业寿命比以前有所延长,2003年调查显示,萨均存活期已达7.02年,而在1993年时,平均存活期只有4年。
我国私营企业寿命之所以延长,一是由于私营企业的生存环境和企业经营环境较以前大大改善;党的“十,五大”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此后,私营企、业尤沦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取得了飞速发展;二是因为随着机关干部、部队转、阻军人及海门派也纷纷兴办个人创业企业,使得私营企业的投资者和经营者的素质比以前有所提高,这使得私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如目前的私营企业主中拥有高学历者已经接近20%。但90%的私营企业基本上投资者、决策者、管理者三任于一任,三权合一,风险高度集中在—个人身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在于中国的私营企业缺少职业经理人,尤其是缺少高级经苷管理人才!绝大部分私营企业缺少懂经营、会管理,有眼光、忠实可靠的职业经理人,这成为制约我冈私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

四、民营企业
民营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重视。民营企业即个体和私营企业的统称。白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的发展是从农村家庭企业起步的。20世纪了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家庭企业是民营企业的普遍形式。民营是和“官营”相对的概念,今后除法律规定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特例以外,其他企业都是民营的,包括国有资本参与。
民营企业可以有多种形式。私营企业只是民营企业的一种。大部分的私营企业完全属于家族企业。因此,民营企业大都表现为家族经营制,无论是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甚至有限责任公司,在其初创阶段,家族经营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主要是由于多数企业从事一般商品生产,科技含量低、技术简单、产品规模经济不明显,企业规模不大,所有权无需向家族之外扩散。经营者基本是企业的创业者。因此,民营企业较多地采取家族制管理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服装业发展迅猛,尤其是民营纺织服装业更是成为整个行业的一支生力军。统计显示,目前全国数万家纺织服装企业中,民营企业占近80%。据全国工商联2000年对销售收入超过90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会员的调查,有64家纺织服装企业进入民营企业500强之列,近两年又有了新的进展。2001年,我国已有多家民营纺织服装企业年销售额达到40亿—60亿元。
当前,民营企业的80%属于中小服装企业,它们虽有机制灵活的特点,但也有规模小,融资难,竞争无序,开发能力不强,难以进入国际市场等问题存在。

五、规模以上企业
规模以上企业是指全部独立核算国有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因此,在服装行业中,非国有的规模以上企业应属于中型企业。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03午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9061户,在这些企业的实收资本中,非国有资本已占93.55%。由于规模以下企业的迅速发展,目前国有资本在服装全行业比重不到3%。

★我国中小服装企业成长与发展的一般轨迹
一、中小服装企业的成长
中小服装企业成长是指中小服装企业成长为大型企业的过程。由于企业成长是一个动态过程,其外在表现是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并可用经营业绩和组织规模扩大来衡量。企业内部实质改变则是效率的提高,成长的可持续性与企业素质的提高。因此,企业成长是“量”和“质”的结合。
单个小企4k规模的扩大,表现为二方面:一是企业从业人员数量的增加和人员构成的变化,如高学历、技术人员、专业管理人员在企业中所占比重上升;二是企业资产总量的扩张,其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数量都会增加,同时企业品牌等无形资产的价值不断上升;三是企业经营额的增长,表现为市场份额的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如果用曲线描绘企业成长的逻辑曲线,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如图1-1)。企业经过准备,开始成长,大约在A点进入高速成长时期;到B点以后进入平稳成长时期,以后可能进人新的高速成长时期或者衰广时期。

(一)中小服装企业成长类型
企业成长类型是依据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过程,企业的各个成长阶段的不同特征,将企业成长按照规模扩大可划分为A、B、C三种类型(如图1-2)。A型为欠发育型,B型为正常发育型,C型为超常发育型。管理者只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能促进企业健康的成长。
所谓欠发育型是指企业在建立时是一个小企业,经过多年的成长与发展,虽然其素质可能提高了,实力也可能增强了,但是它的生命周期整个过程中,始终没有成长为大中型企业。成长业务的发展图1-2企业成长类型与企业生命周期示意图
所渭此常发育型是指企业诞生时,只是一个小企业,经过多年的成长,不仅素质提高了,实力增强了,并且从一个小企业成长为一个大中型企业,甚至成长为一个超级大企业。
所谓超常发育型企业是指企业诞生时就是大中型企业,阅此,在成长时起点高,实力强,在这类企业巾的许多企业成长为超级大企业和跨国公司。

(二)影响中小服装企业成长的因素
影响企业成长的因素包括有企业制度、企业能力、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和能力、企业所处的环境、管理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等。中小服装企业成长过程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影响中小服装企业成长的最主要的内在因素有二个方面(如图1-3):管理者的素质、中小服装企业的内在素质和企业业务发展战略范围。这三种因素对中小服装企业成长的影响是相互重叠交叉的。而中小服装企业内在素质是影响中小服装企业成长的最基本因素。

二、企业生命周期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68%的中小服装企业生命周期都不超过5年,是什么影响了中小服装企业的寿命呢?所渭企业生命周期,就是指企业诞生、成长、壮大、衰退甚至死亡的过程。企业组织随着生命周期不断演变,将展现出可以预测的行为模式。在每一个阶段中,企业有可能面临某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加以克服。每一阶段有不利于组织发展与进步的风险与障碍。因此,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不但可以预测,而H可以通过适当的措施防患于未然。
企业生命周期有两种划分方法:一是以成长状态划分,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创建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另一种是按生命形态划分,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死亡期。
企业生命周期的理论是把企业看成一个机体,而不仅仅是一个组织。企业生命周期如同一双无形的手,始终左右着企业发展的轨迹。因此,根据企业的成长过程和阶段,不同的学者将其划分为三阶段、四阶段、五阶段和十阶段理论。本书只介绍四阶段论和十阶段论两个理论。

(一)企业生命周期四阶段论
中小服装企业组织如同人体一样有其生命周期,企业发展壮大的历程要经过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独特的组织结构特征。
1.中小服装企业创业阶段
创业时期的中小服装企业规模小,人心齐,企业领导方面表现为权力大、独裁,另一方面又表现为灵活性强、敢于开拓、勇于承担风险、决策不断变化。这时的企业通常由创业者自己亲自十:,成败完全取决于领导者的个人能力。企业的员工人数少,员工忠诚度高,一人多职。企业制度严重匮乏,管理方式非常随意。市场销售刚刚起步,销售呈上升趋势,产品的市场形象刚开始建立,竞争力不强,企业资金短缺。

2。成长阶段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员工人数的增加,市场销售的增长,决策量增多,企业开始重视组织结构的完善,管理层次增加,但还是由管理者直接管理。企业的生产具有一定的规模,成本减低,已逐渐打开市场,市场占有率急剧增加,企业开始盈利。企业进一步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同时,企业创业者对发展目标开始迷茫,由于高速增长企业的管理系统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部门之间分工不明确,责任不清晰,制度不完善。

3.成熟阶段
企业规模义有所扩大,产品线增加,组织结构日益成熟和完善,职能部门和管理层次增多,管理丁作复杂。虽然产品被市场广泛接受,但市场需求增长缓慢,甚至下降,企业盈利水平较为稳定。管理者开始出现官僚化倾向,员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创业者之间,观点开始出现分歧,合作意愿减弱,企业需要完善的制度来确保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生存。

4.衰退阶段
处于衰退阶段的企业产品过时,市场份额持续下降,企业出现亏损,人心涣散。中小服装企业进一步发展将出现二种情况:一是少数中小服装企业能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及时抓住有利时机,使企业规模迅速扩张,成长为中型企业甚至大型企业;二是企业随外部环境的恶化或经营能力的不足,或企业管理者之间意见分歧导致企业分裂,或因产品开发失败、技术骨;厂离去使企业遭受巨大损失,最终导致企业出现萎缩,甚至破产;二是企业由于领导人经营能力的不足,企业仍维持小型企业而停滞不前。

(二)企业生命周期十阶段论
美阔人伊查克·爱迪思曾用二十多年的时间研究企业如何发展,老化和衰亡。在其出版的《企业生命周期》一书中,把企业生命周期分为成长(向上)和老化(向下)两个时期十个阶段,.企、帆经过孕育期后进入成长时期,包括: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四个阶段:而后进入老化时期,包括:稳定期、贵族期、后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四个阶段;最后进入死广期。
图1—5全面地反映了企业成长与衰退的不同时期的全过程。曲线外侧的虚线表明了相应时期未成功先成亡:的情形。每个生命阶段都有特定的问题。

1.孕育期——设想的形成
在孕育期,强调的是创业的意识和未来能够提供的可能性。未来的创业者激动不已,热血沸腾,向每个人“兜售”自己的设想,提出无与伦比的想法。在孕育期的创业者必须对所设想中的企业情有独钟,保持他们的责任。这样,在企业真正建立起来后,在其生命周期发展的早期——婴儿期——面对困难的挑战时,创业者所承担的责任才会支撑住他的动机。否则,没有经得起现实设想的考验,孕育期只是一场创业空想。

2.婴儿期——创业者将设想付诸实施
在婴儿期,企业将重心放在销售业绩上,以产品为导向。组织由于缺乏制度,容易陷入困境。独断的领导风格,使创办人亲自把握所有的决策,此时分工授权并不适合。企业缺乏明确的方针制度,其管理重点是应制定企业制度。由于投资不足,企业必须以取得现金的能力作为成长的基础。一旦创办人失去对组织的控制,或是公司失去资金的支持,企业便会夭折。但当现金和经营活动达到平稳水平时,企业就会脱离婴儿期进人生命周期的下一个阶段,学步期。

3.学步期——如果成功就是创业者梦想的实现
对学步期的企业来说,产品或服务被市场接受,顾客一再上门,现金源源流人,公司业绩良好。
学步期的企业创业者觉得自己无所不能,通常涉足多个事业领域,精力过度分散,做出一些错误决策与承诺,导致学步期的企业陷入麻烦。
企业管理者必须切记,他们其实始终游走在灾难的边缘,应该为即将进入青春期做准备,将企业活力以及组织结构加以制度化。对企业发展有一个中长期规划,判断什么事情该做或不该做以及怎么做。无法建立管理、领导制度的学步期组织将会掉人“创业者陷阱”。
对于大多数学步期的企业来说,由于某些方面的成功,开始狂妄自大,学步期企业的成功和狂妄白大的程度决定了危机的大小。而危机则引起企业管理者认识到规章制度和方针的重要性,而规章制度和方针的形成,象征着企业进入到下一个发展阶段——青春期。
相反,如果企业没有做到管理制度的建立,企业就会陷入到“创业者陷阱”中去。“创业者陷阱”是企业的增长速度要快于创业者移植其个人领导模式和领导哲学的速度,企业被“创业者陷阱”困住。如果家族成员基于所有权和血缘基础接管企业,而置能力与经验于不顾,“创业者陷阱”就会发展成为“家族陷阱”。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不能实现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
学步期的管理,应向更为职业化的管理方向转变,没有实现这一转变的企业会落人到“创业者陷阱”或“家族陷阱”中去。

4.青春期——企业再生与成熟
青春期是一个困难的阶段。进入青春期之后,组织必须由人员导向调整为结构导向,组织结构不应因人而设,相反,人员必须根据组织需求找自己的定位。为了避免异常及病态的过早老化,必须将企业经营活动予以制度化。
必须开始建立团队,以免组织过度受制于创业者个人偏好。经过一次次的危机后,创业者学会如何授权。开始给下属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大家合作有了默契,而且分别在自己获得授权的范围内从事决策工作。但实际上,许多企业在这个阶段,仍由创业者一手独揽企业的所有决策,包括销售、研发、财务、人力资源无一例外,不管下属的能力如何,这是病态,表明企业义重新落人“创业者陷阱”。创业者能采取的解决办法是聘请一位职业经理人,带领企业走小谖梦。但职业经理人的出现又极大地挫伤了原有创业合作者的积极性,导致这些人的离去或内部争斗,使企业过早老化。此时,企业必须定义组织的使命与宗旨,也就是组织的发展方向,一旦管理与领导的制度成功建立之后,组织便能进入下一阶段的盛年期。

5.盛年期—一—企业最理想的状态
盛年期是整个企业生命周期曲线中最为理想的阶段,此时组织在纪律与弹性之间找到了平衡点,不但建立良好的制度与架构,而且还有愿景与创新意识,同时兼具有效的规划与监控能力。处于盛年期的组织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要往哪里去以及如何到达目的地。
这时的企业事事顺利,领导者大多求稳,这是导致企业衰败的主要原因。企业应该通过自己记确的决策和不断的创新变革,以保持持续增长。如果失去再创业的劲头,就会丧失活力,停小增长,走向官僚化和衰退。因此,管理者必须积极主动、防患于未然。
同时,企、业应培养未来新兴的事业基础与领导人,为了保持在巅峰状态,企业必须拥有多种不同的事业单位,而且各自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努力的目标应着重于培养新生的婴儿,确保企业不但可以存活,而且更要欣欣向荣,把握机会,制造盈利。
当企业进入盛年期时,成功管理的关键是处理可能引起老化的各种因素,使企业避免未老先衰。如果企业能不断给自己注人新的活力,那么企业就能盛年永驻。
老化时期的现象与管理要点如表1—2所示。在这个时期,企业处于下滑阶段。企业生命周期是…—个蜕化的过程。企业规模和建立时间的长短不是引起企业成长和老化的原因,问题实质在于管理。管理并不是营造一个没有“问题”的环境,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企业目前的生命阶段所存在的问题上。因此,企业成长过程就是解决企业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过程。

6.稳定期——企业老化的迹象
成长中的企业付出,老化中的企业攫取。当人们看到自己的末路将要来临的时候,大家都会变得留…‘手,随着企业老化,他们的攫取多于付出。由承担风险变为回避风险。

7。贵族期——老年化的企业
贵族期的企业灵活性在稳步下降。注重形式超过了企业对实际功能的追求。企业不肯承认现实,尽管市场日趋萎缩,产品和营销技巧上与竞争对手无法抗衡,但企业成员仍抱有“平安无事”的态度。

8.后贵族期——企业失去活力
大家关心的是问题由谁造成的?问题被个人化。大家的精力不是放在处理企业问题,而是卷入;了人际关系冲突,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应付外部环境的变化。

9.官僚期——苟延残喘的生命
这时企业制度繁多,行之无效。企业缺乏整合,没有人知道应该做什么,缺乏行动能力。遇事例行公事,管理人员最常见的答复是“我也不清楚是什么原因”,“这是公司的政策”等。

10.死亡期
企业死亡是指企业没有能力和资源鼓励员工为企业工作。也没有人愿意为企业工作了。
企业生命不同阶段的特征,反映了企业生命周期的基本规律和企业生存的过程及制约因素。企业牛命周期曲线可以延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实际上很多企业没有走完这条完美的曲线就消失丁,有的仅仅几年、十几年还在成长期就夭亡了,其原因是企业在成长中会遇到许多陷阱,而企业没有能够跳过去:
其中,在企业学步期出现的创办人或家族陷阱,是我国中小服装企业如何超越家族制管理的问题,也是中国许多中小服装企业最危险的一个陷阱。有些中小服装企业发展得好可以进入青春期,但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却再也难有增长,可能是因企业停滞在粗放经营和管理上,缺乏留住人才和培育人才的机制,落后的管理和组织机构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成长和老化既不取决于企业大小,也不在于时间长短。百年老企业仍可灵活如初,年仅十岁的企业却可能官僚无比。老化不是企业必然出现的过程,因此,应透过企业生命周期曲线,了解企业发展的一般轨迹,以谋求企业均衡发展和保持企业竞争活力。

三、我国中小服装企业成长的一般轨迹和特征
199Q年底,我国工业企业中有中小型企业15.42万家,成长性企业有4.69万家,占30.42%,其中的96%属于缓慢成长。在工业企业中,成长性企业销售额在l亿—2亿元之间的企业较多,其次为销售额在2亿-5亿元之间的企业。这一特征与企业成长的生命周期规律是一致的。新成立的企业——般规模都较小,实力很弱,产品缺乏竞争力,品牌知名度不高,因此企业竞争力不强。一旦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实力增强,主导产品形成,管理日趋规范,品牌知名度建立起来,十是企业进入高速成长期,随着各种“大企业病”的发生,企业成长速度将有所放慢。
我国中小服装企业是在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化创始阶段和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崛起的,因此带有转轨时期特定条件下的明显特征。

(一)非国有资本占据投资主流
投资主体以私营企业为宅,所有制结构以家族企业所有占较大比例。主要基于服装加工企业投资规模小,行业进入壁垒低,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改革开放后数以万计的中小服装企业遍布全国各地。为了解决乡镇劳动力过剩问题,服装生产企业大都分布在城市周边的乡镇,因此,中小服装企业以私营的家族成员所有的乡镇企业为主流,国有服装企业基本消失。

(二)解决了大量的农村过剩人口的就业问题
创造就业机会被认为是中小服装企业最重要的经济作用之一。中小服装企业提供就业机会主要有两种方式:--种是新设企业;另一种是原有企业规模扩大。中小服装企业就业吸纳我国全部就业人门的75%以[:。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大中型企业下岗的劳动力有60%都被中小服装企业所吸纳。
服装业发展在工业化过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2003年服装业(包括梭织、针织服装)大约就业人数在1000万人,从业人数中约70%是农民工,对转移农村劳动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大量的村、镇由于服装纺织产业集群兴起而加快了城镇化建设。因此,服装中小型生产企业,对拓展就业渠道,维持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服装产业对其他行业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
服装业的发展不仅直接拉动纺织业、化纤业的发展,也拉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全国2000年闷民经济投入产出表中反映出,纺织服装业对各行业影响力系数高出平均值25%,服装纺织业的发展顺应了内需增长的需要。

(四)丰富了国内市场
随着中国服装生产能力的增强,品种繁多、丰富多彩的服装产品,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可供选择的各式各样的服装,极大地丰富了国内消费市场,国产服装供过于求。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衣着类消费在1980年时只有413.7亿元,而2003年已上升到523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扩大了5.62倍,使中国国内纤维消费量占到全世界1/5。2003年中国人均GDP达到I(XX)美元。中国服装业已完全进入买方市场,对服装的消费需求明显出现多层次、时尚化,个性化特点。

(五)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国内竞争力的自主服装品牌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服装主要以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方式出口,海外投资者不仅带来丫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先进营销方式和国际化经营理念,而且带动了中国服装原创品牌的成长。如杉杉集团、雅戈尔集团等。

(六)为国家出口创汇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小服装企业在扩大出口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带的服装加工企业以其低成本优势获得了大量的服装加工外单。2003年中国服装出口额达到519.16亿美元,是1980年出口额16.83亿美元的30.8倍,占世界服装出口总量的19%,其中加工贸易方式超过服装出口总额的30%以上。据初步测算,我国纺织品出口每增加1亿美元,可增加7300人就业。随着2005年1月1日我国外贸经营权由审批制向自动登记制的全面放开,未来集体企业在我国服装出口中所占地位将越来越突出。由于长期以来许多中小型服装加工企业没有自营进口经营权,处于为国有外贸公司和外资企业进行加工,因此,出口创汇归为有自营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不能真实地反映中小服装企业在出口中的地位。

文章来源:秘奥软件网,中小企业信息化领跑者!全国咨询热线:400-9908-527_www.misall.com


最新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