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业界新闻

服装生产车间物流管理系统管理

第一节车间物流管理概述
一、物流的概念
“物流”一词源于美国。美国后勤管理协会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有计划地对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由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流通活动
。这种流通活动的内容包括为用户服务、需求预测、情报信息联络、物料搬运、订单处理、选址、采购、包装、运输、装卸、废物处理及仓库
管理。”
在出版的《物流手册》中,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制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
包括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诸种活动。”
我国原国家对内贸易局在提出“物流标准”时,则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
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这一定义现在为我国管理界普遍认可,认为它相
对其他定义来说,更准确、更全面、更简洁。
从活动范围看,物流可以分为企业内部物流(即生产领域物流)、企业外部物流(即流通领域物流)。
从企业物资运动过程的不同阶段看,企业内部物流(简称企业物流)又可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
车间物流主要是生产物流。生产物流是指加工对象按照生产流程的要求,在不同的工艺阶段,不断转换和流转的企业内部物流活动。

二、车间物流管理的任务
1.保证物资供应
车间生产所需物资如果出现数量短缺、品种不配套、质量有缺陷、供应不及时等问题,就会影响生产正常、有序地运行。因此,要通过物流
管理,保证有计划、按时、按品种、按规格、按质、按量地供应车间所需要的物资。
2.加快资金周转
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管理方法合理控制库存、减少物料积压,把原材料和在制品的占用量、储备量压缩到最低,从而加递资
金周转。
3。减少物料消耗
产品的生产过程是人、财、物等资源消耗的过程,其中物料消耗占产品成本中的比重大到80%左右。因此,加强物流管理,控制物料消耗,
对降低产品成本具有重大意义。
4.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改善工艺流程、缩短物流路线,就能减少物料搬运和库存量,从而减少辅助时间、缩短生产周期,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第二节车间原料管理
原料管理是物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料管理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大面积的产品质量和生产的稳定。车间原料管理是企业整个原料管理 的关键环节,管理的责任单位主要是前纺车间清棉工序。

一、加强原料的数量管理
1.认真核对所进原料
(1)前纺车间根据每天的原料储备量和生产用量,于下午4时前将明天需用原料的品种、规格、等级和数量等,开具进料手续单通知原料库。
如果品种发生变化,车间需将原料调整手续单提前送交原料库。
(2)原料库按要求将原料送进前纺车间后,车间必须对原料进行认真核对,查看是否与进料手续单上的品种、规格、等级和数量相符。对不符合进料要求的原料需退库处理,并扣减进料数量。
2.建立进退料台账
(1)前纺车间要建立原料领进、使用、结存台账,每个轮班都要作好用料记录,班与班还要认真搞好交接工作,注意不要漏记或者重记。
(2)对于暂时使用不完的回花、再用棉等,都要成包称重,并在包布上写清楚品种和数量,送交原料库存放。同时,还要将其数量如实记入台账,为准确计算吨纱用棉量,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把好原料的质量关
1.需对原料逐包检验
原料进厂时因数量大而难以逐包检验,只能采取抽样检验的方式,即抽检部分原料的内在质量(技术指标)和外观质量。而原料进车间时则需逐包检验,主要运用目测和手感,逐包检验原料的外观质量。
2.检验后的处理
车间对原棉进行检验时,如发现品种、色泽、含杂量等有异常,甚至还有霉变等问题,则经棉检室认可同意后,可作降级或退库处理。对化纤原料,需检验颜色、回潮及是否混有异状纤维等,如有异常,则根据有关规定妥善处理。

三、正确执行配棉方案
1.按方案排包
前纺车间开清棉机后车挡车工是执行配棉方案的把关者,必须严格检查排包工是否按照方案中的排包顺序,将不同成分的原棉排列在自动抓棉机打手下方的棉包台上,要求削高嵌缝、平整无缺、松紧搭配,并拣尽原料中的杂物。
2.加强巡回操作
挡车工在开车过程中要加强巡回操作,如果发现有油花、绳索、铁丝、杂物等,要及时将其拣出,以确保设备安全和棉卷质量。

四、加强“回、再、下"的管理
1.何谓“回、再、下”
(1)“回”是指“回花”,包括回卷、回条、粗纱头、皮辊花等。其中回卷是指在清棉、梳棉工序中产生的棉卷头尾、坏棉卷、重卷等;回条是指在梳棉、并条、粗纱各工序中产生的坏棉网、接头棉条、坏棉条等;粗纱头是指在粗纱、细纱各工序中产生的接头粗纱、坏粗纱等;皮辊花是指在细纱工序中产生的罗拉皮辊花和断头后产生的吸棉风箱花。
(2)“再”是指“再用棉”,包括破籽花、斩刀花、抄针花等。其中破籽花是指在清棉工序中各除杂点落下的破籽棉;斩刀花是指在梳棉工序中锡林盖板分梳后带出的短纤维;抄针花是指在梳棉工序中锡林道夫抄针时剩下的短纤维。
(3)“下”是指“下脚花”,包括三号破籽、车肚花、绒辊(绒板)花、落棉等。其中三号破籽是指废棉处理机落下的破籽、尘杂等;车肚花是指梳棉机刺辊下的短绒和落杂等;绒辊(绒板)花是指在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各工序机台上,清洁绒辊、绒板时的短绒;落棉是指织机上的经纬纱在交织过程中落下的短绒。
2.把好“回、再、下”的使用关
(1)回花中的回卷、回条一般可在本品种中回用;粗纱头、皮辊花经过一定处理后可在本品种中回用,也可降级使用,它们的具体使用量,可根据成纱质量要求进行控制。再用棉经处理后可降级使用,也可作为副牌纱的原料之用。下脚花主要是短绒,无可纺价值,只能作为化纤、造纸的原料之用。
(2)“回、再、下”应分类分品种堆放,并做好称重和记录;禁止将各种不同的纤维混杂在一起,否则其制成品印染后会产生较大色差。

五、原料消耗定额的构成和制订
原料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制造单位产品所需要消耗的原料数量标准。
1.原料消耗定额的构成
(1)产品净重消耗。也称有效消耗,是指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消耗,这部分消耗构成消耗定额的主要部分。
(2)工艺性消耗。是指在加工准备过程和加工过程中,由于工艺技术要求而形成的不可避免的损耗,如纺纱过程中的“回、再、下”等。
(3)非工艺性消耗。是指由于非工艺技术原因而产生的消耗,如运输损耗、装卸损耗、保管损耗、废品损耗等。这部分损耗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而并非产品生产所必需的,应力求避免或减少到最低限度。
从严格意义上说,原料消耗定额主要包括产品净重消耗和工艺性消耗。
2.原料消耗定额的制订
纺织生产过程实际上是原料经过加工而不断转换,最后输出纺织产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会产生下脚和废料等,因此投入量并不等于产出量,自然就有一个制成率的问题。制成率是指产出量占投入量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如下:制成率=产出量/投入量*100%
总制成率是指终端产品的累计制成率。各工序的累计制成率是指最后~道工序对原料的制成率,即到本工序为止各工序制成率的累计数,其计算公式如下:本工序累计制成率=本工序制成率×上工序累计制成率
综上所述,有了制成率这一概念,就为原料消耗定额的制订提供了重要依据。关于原料消耗定额的制订方法有以下几种可供参考:
(1)经验估计法。是根据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的实践经验,参考有关技术资料,结合生产技术条件等因素制订原料定额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工作量小,但准确度较差。为了提高其准确性,可采用三点估计法,其公式为:
原料消耗定额=(最少消耗量+4X一般消耗量+最多消耗量)/6
(2)统计分析法。是根据以往生产中原料消耗的统计资料,经过对比分析研究,结合生产技术条件的变化制订原料消耗定额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易行,并以一定的统计资料为依据,因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有时也会因统计资料的不正常而影响定额的准确性。
(3)技术测定法。是根据工艺设计的要求,结合具体的生产条件,通过技术测定和计算来制订原料消耗定额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准确,但工作量比较大。

第三节车间在制品管理
一、在制品的概念
在制品是指从原料投入生产后,尚处在加工或制造过程中的各种制品。它们既包括车间内各工序正在加工、检验、运输、停放的制品,也包括车间之间及车间内部所设中间库停放的半成品。
为了使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和各道工序都能按计划有节奏地生产,需要储备一定数量的在制品。如果在制品数量过少,就会影响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如果在制品数量过多,就要占用较多的流动资金和占地面积,影响经济效益。因此,对生产过程中的在制品必须加以严格控制。

二、在制品的分类
(1)工艺在制品。是指在各个工作地正在加工或检验的在制品。
(2)运输在制品。是指各工序之间正在运输中的在制品。
(3)流动在制品。是指由于前后相邻两道工序之间生产率不平衡而形成的在制品,又称周转在制品。
(4)保险在制品。是指为防止某个工序发生偶然事故时,用以保证连续生产正常进行而储备的在制品。

三、在制品的管理
1.掌握好在制品的变化情况
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报废、回用、返修等现象,这势必会影响到在制品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另外在设备出现故障后,也会影响到在制品的加工进度,甚至与计划脱节。因此,从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节奏性的角度考虑,需要随时掌握在制品的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保证车间与车问之间、车间内各个环节之间的在制品在数量和时间上紧密衔接,以使整个生产过程能够有序地进行。
2.控制好在制品的数量
为了保证车间生产能够连续均衡地进行,避免不必要的资金占用,因此需要制订在制品的占用数量和储备数量的定额标准,从而对在制品的数量(包括投入量、流转量和产出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3.建立健全原始凭证、台账和收发领用制度
生产现场与在制品有关的原始凭证较多,如领料单、入库单、出库单、报废单、回用单、返修单等,需要明确相关的签发、签收手续。从车间到库房,都需要建立在制品台账,逐一记录在制品的收、发、存,严格执行收发领用制度。
4.做好在制品的记账和核对工作
工作地之间、工序之间、工序与仓库之间,对在制品的流动数量要及时、准确地记账并核对,做到账物相符、账账相符。
5.加强在制品的移动和存放管理
工作地之间、工序之间、工序与仓库之间,对在制品的移动要落实责任人,以减少由于碰撞、落地而造成破损、沾污等现象。一旦在制品破损、沾污后,需经质检员确认才能作回用或报废处理,任何人均不得随意冲减在制品数量。车间现场存放的在制品要实行定置管理,避免将不同品种、不同类别的在制品混放,还要防止以现场代替库房的做法。
6。做好在制品的清点和盘存工作
车间对生产现场和中问库的在制品要定期进行清点和盘存工作。将在制品的实物数与结存数核对后,不管是盘盈还是盘亏,都要写出分析报告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四节车间物料节约管理
勤俭节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车间应该大力倡导以节约为荣、勤俭办事的文明觉悟,并将其落实在物料管理的工作上。

一、器材、配件的节约管理
(1)结合机型、车速、品种、材质等因素,制订出科学合理的纺织器材、配件的消耗定额和储备定额。
(2)加强对新料、旧料在机使用比例和使用周期的控制。
(3)对翻改品种使用的器材,如钢筘、综框、停经片等,坚持以旧换新、整修回用。
(4)扩大工程塑料等新材料的应用范围,可从轴衬、套筒、转子、销子等扩展到齿轮、蜗轮、垫板、轴承保持架、梭子、筒管、阀门等,以利于降低油污疵品、减少零部件磨损、节约有色金属、延长加油周期、提高劳动生产率。
(5)组织对大宗纺织专件(例如锭子、罗拉、钢领、梭子、钢筘、纱管、胶圈、胶辊等)的专业修理,努力降低生产成本。

二、浆料的节约管理
(1)浆料按其性质效用,可分为黏着剂、增重剂、柔软剂、分解剂、中和剂、吸湿剂、防腐剂、浸透剂、着色剂等。一切浆料必须经化验合格才能使用。车间需按定额、质量要求,合理选配浆料并实行先进先用。
(2)建立浆料消耗定额的经济责任制,将消耗定额指标从车问落实到轮班、班组,直至个人。
(3)创造出一条既符合自身生产实际又能节约浆料的新工艺方法。

三、加强物料的综合利用
(1)减少废料,降低消耗。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物料的利用率,减少非工艺技术原因而产生的损耗。
(2)开展修旧利废。对生产中产生的边角余料、废旧机物料和工具等,能修理再用的要予以鼓励;要积极推行发新收旧,以旧换新,综合利用的节约方法。
(3)做好回收回用。对生产中产生的副产品及“回、再、下”等,要尽量回收回用,做到物尽其用,化废为宝。
(4)建立健全物料节约制度。物料节约只有得到制度上的保证,才能持久地开展下去,这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有些节约制度具有个性特点的,可以由车间结合自身情况独立制订;而有些节约制度具有共性特点的,可以由企业统一制订,车间则相应制订实施细则。

文章来源:秘奥软件网,中小企业信息化领跑者!全国咨询热线:400-9908-527_www.misall.com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