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服装工艺管理概念及体系
服装整个生产加工过程是离不开工艺与控制的,通过它可以使服装的生产在高效、有序的状态下进行,同时还能对产品的质量、设备的管理以及成本核算等多项过程产生很大的影响。服装工艺管理工作的内容,不仅包含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操作动作及要求,而且还包括生产人员、设备及生产材料等多项因素,因此服装工艺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管理过程。
服装工艺管理概念
所谓服装工艺管理工作,通常是指在客户提供订单或新产品投产的情况下,对产品进行试制,并在正式生产前进行工艺方面的编制及材料、设备和人员的设计,使产品在高效的工艺方案指导下进行生产加工,更好地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
低成本。
二、服装工艺管理体系
服装工艺管理工作贯穿服装生产的准备、裁剪、缝制、整理四大工程,如图4—1所示。其主要工作内容有:
(1)在客户提供订单及新产品投产的情况下,对产品进行工艺分析,并根据工厂(公司)自身条件拟订工艺方案,编制工艺文件及工艺规程。
(2)制作管理标准、生产要求及辅助样板。
(3)制定工时定额、生产线节拍和材料的消耗定额。
(4)设计与确定工艺设备与生产人员。
(5)制定质量检验文件与标准。
(6)制定包装规定等。
整个工作内容的实施贯穿生产全过程,如图4—2所示。
第二节服装工艺的制定
服装产品与其他产品相比较,有着显著的特点,从生产过程来看都是一样,即从原材料到成品的生产过程中,都包含了许多技术与价值成分,因而要实现这一生产过程,就必须对产品进行细致而深人的技术分析,并最终制定准确而且合适的生产工艺标准和相关文件,来指导生产的进行。
一、服装产品的技术标准
所谓服装产品的技术标准是指在现有条件下,为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对某种产品的质量、检验、规格等方面做出统一规定,并经过一定的标准程序而颁发的技术法规。
(一)标准的等级
在我国,服装产品的技术标准根据其制定部门一般可分为:国家标准(全国范围内使用)、部颁标准(专业标准,只在有关部门使用)、企业标准。
(二)标准的种类
标准的种类可分为:
1.基础标准具有一般的共性和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它是其他标准的前提。如专用术语名称、服装制图标准等。
2.产品标准国家或有关部门对某一大类产品或特定产品的造型、款式、规格尺寸、技术要求等方面做出的统一规定,它是衡量产品质量的标准。如衬衫GB2660一89,儿童服GB2663—89,男女毛呢裤GB2666—89等。
3.工艺标准根据产品要求,把产品加工的工艺特点、过程、要素和有关技术文件,结合具体情况加以统一而形成的标准。一般的工艺标准都是企业标准。
4.工艺装备标准根据产品生产工艺要求,结合自身条件而进行设备选型的标准。
5.零件标准
6.毛坯标准
(三)标准的内容
1.服装制图国家标准代号为GB6667--86,其中包含内容为:
(1)适用范围。
(2)图纸幅面:分为0、1、2、3号。
(3)图纸布局。
(4)制图比例:如表4—1所示。
(5)图线画法。如表4—2所示。
(6)字体。
(7)尺寸注法。其基本规则为:
①服装各部位和零件的实际大小,以图样所注的尺寸数据为标准。
②以厘米为单位。
③只标注一次,结构要最清晰。
(8)服装制图符号。如表4—3所示。
(9)服装制图主要部位代号。如表4—4所示。
2.服装专用术语服装专用术语可以分为四部分,即检验工艺名词,裁剪工艺名词,缝纫工艺名词和熨烫、整理工艺名词,详细内容可查阅国家标准。
3.服装产品标准以衬衫GB2660一89为例,将产品标准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1)适用范围:男士长、短袖,女士长、短袖。
(2)号型配置:主要部位规格及成品规格系列。
(3)辅料规定:衬布的要求以及缝纫线、锁眼线等要求应做到与面料相适应。
(4)技术要求:
①对条、对格的要求与规定。
②对有方向性(倒、顺毛)面料的规定。
③色差规定。
④外观疵点数目规定。
⑤缝制规定。
⑥整烫外观规定。
(5)等级分比:以件、套为单位,有1—3级和等外级,评定等级的项目有规格、缝制、外观和色差。
(6)检验规定:
①适用规定:如细卷尺、色卡、疵点样本等。
②规格测定:规定测定的方法与公差范围。
③缝制要求:针迹密度等的检查。
④外观测定:如“色差”检查要求被测部位纱面一致,在离被测物60cm,视角450的位置进行检测。
⑤加盖等级标志:一般均加盖于商标处。
⑥抽样规定:根据批量大小与客户要求来定。
⑦包装及标志要求。
4.服装工艺标准对于服装生产企业来说,每一产品都具有相应的工艺标准书,其封面有:产品名称、样板号、日期、编制人、审核人。其主要内容为:
(1)服装产品结构图。
(2)规格表:主要部位规格与成品规格。
(3)原辅材料规格表。
(4)裁剪工艺要求。
(5)缝制工艺要求。
(6)手针、垫肩等要求。
(7)锁、钉眼要求。
(8)整烫要求。
(9)包装要求。
二、服装工艺方案的制定
服装工艺的制定一般分为两步完成:即服装工艺方案的制定和具体工艺的制定。此项工作应当在产品正式生产前完成。
服装工艺方案的制定是具体工艺制定的大纲,它指导着工艺制定的正常进行。工艺方案的制定必须在技术标准与相关文件规定下,并根据自身情况与产品情况来进行。自身情况就是指生产人员的素质与生产设备的拥有情况,产品情况则是指新产品或原有产品的重制。
服装工艺方案制定的主要内容为:
(1)产品自身特征与状况。
(2)完成产品所需原、辅料的数量与自身情况。
(3)产品的品种和数量(总产量、日产量和班产量)。
(4)产品的生产时间。
①标准工作时间:完成一道工序所需要的时间。
②实际工作时间:标准工作时间加上辅助动作和生活必需的时间。
(5)劳动人员数量的配置。
(6)所需加工设备和工模夹具的配置。
(7)工序编成效率。
(8)设计生产流水线的原则与要求。
(9)产品质量的控制方法与测试工具、手段。
(10)产品的经济效益和其他特殊问题的处置。
工艺方案制定以后,还必须进行审定。审定的原则就是对不同的工艺方案进行分析与比较。在经济性与合理性的前提下,对完成产品的不同工艺方案进行成本或工艺成本的比较,最终选择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案来进行具体工艺的制定。
三、具体工艺的制定
(一)生产任务书
又称为生产通知单,主要是根据客户订货单或自产自销的情况,由计划部门来制定生产任务书,并交送生产部门。生产部门则根据生产任务书安排生产任务。生产任务书的格式可以由各个服装生产企业自己拟定,内容一般包括:款式名称、数量、款式代号、规格及各规格数量、原料名称及使用、包装办法、交货日期等。生产任务书如表4—5所示。
(二)生产工艺技术指示书
生产工艺技术指示书是生产部门根据生产任务书制定的,用于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如果是内销产品,主要是根据任务书中的款式、用料等要求制定,而外销产品则根据客户提供的加工产品书中有关内容来制定。其主要内容是:款式图、号型规格规定、原辅料明细表、排料图、裁剪方案、生产工艺流程图、加工工艺单、流水生产安排及劳动定额等。
1.款式图款式图一般为服装的白描图,有时也使用彩色的效果图,无论何种形式,都必须有正面和反面结构图。款式图要求既能说明服装的款式,同时还要能够说明服装的缝制工艺特征,如果大的款式图没有表达清楚,则增加一些局部图或零部件图来进行详细说明。如图4—3所示。
2.成品规格成品规格是指成衣的实际尺寸。对于客户订货的外销产品,一般客户都会提供规定的成品尺寸表;而自产自销的产品则会根据款式以及相关要求,参照国家号型标准(GB1335—97)来制定。成品尺寸不仅是技术部门制版和写工艺的基础,同时还是以后进行质量检查的一个重要依据。常见的成品规格尺寸表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服装各部位尺寸规定,测量部位以及公差等。如表4—6所示。
3.原辅材料明细表原辅材料明细表要求:将完成实际成品服装所需的面料、里料的样布贴在表中规定的位置;同时在辅料使用栏中,对不同规格服装所用辅料进行详细说明,特别是在有搭配时更应注意;辅料中门襟拉链、袋口拉链、纽扣、缝纫线、绣花线、螺纹口等的使用要求均要说明,如有商标、吊牌,亦应将实物贴在明细表中,见表4—7所示。
4.原辅材料测试记录表原辅材料测试记录表中应记录所需原、辅料的耐热度、色差、色牢度、拉伸度、耐磨度、缩水率(经、纬向)、印花疵点等。根据记录数据来更好地确定裁剪、缝纫、熨烫等工序的工艺要求。该工作有技术部门来完成。技术部门可根据同品种及自身情况来选择测试方法与测试项目。见表4—8所示。
5.原辅料定额表原辅料定额表就是将服装所有的原辅料列出清单,以便分出定额用料与实际用料的差额,但表中不包括纽扣、拉链等。见表4—9所示。
6.样品封样单在首件样品完成后,由技术部门做出样品鉴定后,制作样品封样单,如表4—10所示,以便在提供批量生产时作为技术参照和技术改进的依据。
7.样板管理
(1)样板的分类。生产单位应根据订货合同单或新产品的生产任务书,制作产品样板。样板可分为三种类型:基础样板、工作样板和辅助样板。
①基础样板:制作辅助样板和工作样板的依据,一般按中间号型制作。
②工作样板:按标准样板制作,推出各个规格的样板,用于排料以及带式裁剪机裁小片,其上要求划上织物的经纱方向,并标明与经纱的允许偏差。工作样板一般需要制作几份,以便检查裁片质量等。
③辅助样板:用于衣片裁剪时确定检查点、标定装饰线迹及确定纽扣位置等。
(2)样板的制作要求与审核。所有样板的制作要求与审核应做到:
①标出款式号(无论工作或辅助样板上)、规格、名称等。例如:女风衣I1008I840。
②用墨汁、墨水画清楚。
③厚纸板制作。
④边缘做出标记,用于检查使用时的磨损程度。
⑤样板上有质量技术检验部门(或质量管理部门)的印章。
⑥每月检查一次工作样板,用标样来检查。
⑦对于经常使用的样板(如男衬衫类等),关键部位应每季度再测量一下尺寸,以防尺寸变化。
⑧所有衣片与零部件的样板应齐全,没有漏缺现象。
⑨制作时应考虑原、辅材料性能和制作工艺方面的影响因素。
⑩所有样板应归位管理,悬空保存。
对于审核过的样板,在使用中任何人不得擅自进行修改,若需要修改,则必须经审核与技术部门共同批准方可进行,并将原样板进行作废处理。
特别是对于样衣完成后,质量检验部门应当将样衣与样板进行复核,复核主要检查在衣长、胸围、衣领、袖大、袖长等处的尺寸是否有偏差,复核的结果填入复核单中,如表4—11所示。
(3)样板的领用与归还。领用与归还的原则为:
①样板领用与归还时,必须先填写相关手续单,并由领用与归还人签字。
②样板领用时,要持有生产通知单,并按生产通知单上所规定的内容进行领用。
③样板领用后,领用人应进行清点、检查。看是否与通知单上所规定的品名、款式、号型、样板块数一致,是否经过审核,是否加盖了审核章,否则必须拒绝接受。流水生产线样板确认意见书如表4—12所示。
8.分床工艺要求所谓分床工艺要求就是在生产厂家拥有裁床的条件下,技术人员经过精密分析,设计制定出裁剪实施方案。
(1)分床工艺内容。
①整个生产任务要分几床进行。
②每床所铺层数。
③每层所排的规格、件数。
(2)分床工艺要求。
①符合生产条件所规定的最多层数与最大长度。
②提高生产效率,减少重复性劳动。
③节约面料,方便排料。
④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降低床数。
9.排料工艺要求
(1)遵守服装制作的工艺要求。
①衣片的对称性。
②面料的方向性。
a.服装面料的经纬向。
b.服装面料的表面状态,如倒顺毛、对片、对条格等。
(2)保证设计要求。
(3)节约面料。
①先大片,后小片。
②紧密套排,做到平对平,凸对凹等。
③缺口合并。
④大小搭配合适。
(4)选择合理的排料方法。排料方法可采用影印纸法、穿孔印法、直接画法与电脑绘制方法。
(5)防止漏板现象出现。
10.铺料工艺要求铺料就是将成批的服装面料按照排料所决定的长度和分床所决定的床数、层数,平铺放在床上进行裁剪。其工艺要求为:
(1)保持布面平整。
(2)布边对齐。确定一边对齐,另一边则尽量对齐。
(3)减小铺料过程对面料的拉力,并在铺料完成后放置一段时间再进行裁剪,如针织面料一般应在铺料后放置24小时后方可进行裁剪。
(4)注意面料方向性,特别是起绒、毛织物,每层面料方向应一致。
(5)采用格针扎在要求部位来保证对条、对格的准确。
11.裁剪工艺要求
(1)选用合适的裁剪工具与设备。
(2)保证裁剪精度,即保证衣片的形状或规格尺寸等。裁剪精度的衡量应做到:
①裁片与样板偏差小或无偏差。
②各层裁片间的偏差小或无偏差。
③剪口、定位孔应打得准确。要达到这些要求,首先要熟练掌握裁剪工具的使用,并正确掌握操作规程,如先小后大;剪口大小准确:裁剪至拐弯处时,应从两个方向推刀至拐弯处;压扶面料的力度应适中,防止面料变形;保持裁刀垂直等。
(3)合理控制裁剪温度等。
12.验片工艺要求验片的目的就是检验裁剪质量,其工艺要求为:
(1)检验裁片的重要部位在尺寸、形状上与样板有何偏差,其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2)第一层与最底层的裁片偏差大小是否符合要求。
(3)剪口、定位孔打得是否准确,有否漏孔、漏打现象。
(4)有对条格、对图案要求的面料,应检验相应衣片是否能对上条格与图案。
(5)检查裁片的边际是否有毛边、破损现象,是否需换片。
(6)检验裁剪是否圆顺,是否有走刀现象等。
13.打号工艺要求打号的目的是避免同一件服装出现色差,并能保证在缝制加工中,相同规格的衣片进行缝合时,能够避免混乱。其工艺要求为:
(1)打号的墨水要根据面料性能来定,做到打出的号清晰、持久。
(2)打号的部位应确定。要求在半成品的流转过程中随时可以看到号,而在成品看不到。例如号可以打在衣片的下摆部位等。
(3)对于绒面面料,最好采用贴标签的形式。
(4)对于衬料,一般只需打出规格号,不打号也可以。
14.粘合工艺要求
(1)选用粘合设备与工具应合适,如熨斗、粘合机等。
(2)粘合参数(温度、压力、时间)应合适,如表4—13所示。
(3)粘合后裁片应无极光、无气泡现象,抗撕强度要好。
(4)粘合时应考虑原料本身的性能。粘合衬粘合参数如表4—13所示。
上述第8。14步骤,都属于裁剪工程中完成的工艺,一般在工厂中要求填写一张裁剪生产工艺单,如表4—14所示。另外,为掌握各车间的生产进度,裁剪车间班组应按时完成生产计划并及时提供裁剪车间生产日报表,如襄4一15所示。
15.工艺规程工艺规程是企业对具体产品整个生产过程所制定的工艺规定,它包含了流程工艺与工序工艺两大类。
(1)流程工艺规定加工对象(整件服装或服装的某一部件)在企业生产加工中,应该经过的路线是一种工艺文件。基本流程工艺以工艺流程图的形式来表示。如图4—4所示为西裤生产工艺流程图(见插页)。
①工艺流程图的内容:
a.各道加工工序的编号、名称、加工时间。
b.各道加工工序在流水作业中的先后顺序和具体工艺内容。
c.各道加工工序所需要的设备和工艺装备。
②工艺流程图的编制符号。见表4—16。
③工艺流程图的表达方式。一道工序的表达,是工艺流程中具体的每一环节的表达。见图4—5。
(2)工序工艺。
①工艺卡:工艺卡是服装生产中,总体工艺规程在具体工序中的体现,是加工产品技术规范的细则,是进行品质控制的依据。图4—6就是工艺卡中的一例。其具体内容为:
a.加工部件的名称。
b.结构图:所加工的部件及其连接方式,要求表达时应做到清楚、简洁。
c.结构说明。
d.各部位尺寸明细表:明确要求范围,画出尺寸等。
e.操作要领:正式工作前的缝纫准备工作,具体的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等。
f.外观要求:即产品(服装)的外部质量要求。
g.面、辅料单耗表:里料、纽扣、线等的消耗。
h.应用的设备与工艺装备:如设备名称、样板号、辅助工具等。
②工艺册:将每一具体产品各道工序的工艺汇编成册,既可以提供给操作者使用,亦可作为资料存档、查阅。
制定工艺册时,工艺规格原则与要求为:
a.严格按照产品设计、技术标准的要求制定。
b.从实际生产现有条件出发,考虑所有企业状况及工人的技术水平。
c.不断总结自身的工艺,而且要推广一些新的工艺与技术。
d.在合理利用本厂(公司)优势的同时,吸收新技术,不断改进工艺。
e.尽量使流程简单、投产速度快、生产周期短。
£工程技术人员应深入第一线,推广经验、窍门,提高生产率。
③车间任务分配指令单:见表4—17。
16.尉烫工艺要求
(1)根据各种面料的不同性质来确定不同的工艺参数,即压力、湿度、温度和时间的确定要合适。
(2)根据不同产品的生产工艺与数量,选择合适配套的熨烫工具与辅助工具。
(3)根据工序要求与产品生产任务书的要求,将熨烫分为中间性熨烫与成品熨烫,安排好工时与人员的配备。
(4)严格按照不同种类服装的熨烫顺序进行,避免极光等现象的出现,保障产品的一致性。
(5)正确操作专用熨烫设备。
(6)后道车间生产日报表。如表4—18所示。
(三)成品验收单
成品验收包括质量与数量两方面的验收,要根据订货合同单或产品设计任务书的相关内容,由订货单位与生产单位共同进行完成。成品验收单的内容如表4一19所示。
(四)产品质量检验表
产品质量检验表由质检部门制定,主要是对产品中间抽样检验与产品最终检验情况的记录。产品质量检验表的形式可参考表4—20和表4—21。
(五)成本单
成本的核算除包括原、辅材料外,还应当考虑工人工资、设备损耗、包装费用、水电费、产品加工费等。产品成本计算单可参考表4—22。
第三节服装工艺的控制
服装的具体工艺是经过反复的研究、试制、鉴定与再试制、再鉴定等多个环节制定的,这就要求在实际的生产中必须很好地执行,并且在工艺管理过程中做到有效地控制,以确保产品生产按照预期的设想来进行,并能够最终生产出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
在生产企业中,当有关工艺的文件经过审批通过后,对工艺的控制主要是在产品生产前、生产中和产品生产后进行的,其主要步骤是:
一、正式生产前
(1)首先应当召集有关技术部门的人员,生产车间及班组负责人、技术员和部分有实际经验的优秀工人学习工艺文件。由工艺制定人员讲解产品各项工艺的要求,如工艺标准、技术要求、结构特点、性能、工艺处理方法、质量标准等,并出示样品及相关样板。待弄清工艺文件与加工工艺后,再向各部门及生产车间、班组发放工艺操作规程、工艺卡等技术性文件。
(2)技术部门、生产车间、班组领导与技术员在弄清产品工艺后,向生产人员进行说明,并根据产品进行人员安排与组合。
二、生产过程中
(1)技术与质量检验等部门,在正式生产后组织人员进行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纠正。同时,还要建立好奖惩制度。为了保持工艺技术文件的严肃性,应向操作人员声明,任何人不得在生产中任意修改工艺技术文件。
(2)在生产中,生产技术部门以及相关生产班组长,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以及改进,但必须经过批准,而且改进后的效果要明显,并要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平衡性。
(3)要定期组织工人进行技术业务的学习,不断提高工人的工艺技术水平;同时还要对职工进行技术要求高,质量要求高等良好作风的教育,使工人自觉模范地遵守纪律。
三、生产后
(1)将工艺贯彻与控制的好与坏列入对工人考核的要求中,加大对工艺贯彻与控制的力度。
(2)待产品完成后,要将相关工艺文件进行归档,并进行工艺技术方面的总结,作为以后生产的技术基础和工艺文件,这项工作有时就称为建立相关技术档案,该技术档案包括产品的设计、订货到出厂的全部资料。技术档案封面及内容目录式样,见表4—23和表4—24。
本章要点
服装工艺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管理过程,不仅包含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操作动作及要求。而且还包括生产人员、设备及生产材料等多项因素,贯穿服装生产的准备、裁剪、缝制、整理四大工程。
从生产过程来看,服装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的生产过程中,与其他产品生产过程一样都包含了许多技术与价值成分,因而需要对产品进行细致而深入的技术分析,并制定准确而且合适的生产工艺标准和相关文件来指导服装企业生产的进行。在我国,服装产品的技术标准根据其制定部门一般可分为:国家标准(全国范围内使用)、部颁标准(专业标准,只在有关部门使用)和企业标准。
工艺方案的制定是具体工艺制定的大纲,它指导着工艺制定的正常进行。工艺方案的制定必须在技术标准与相关文件规定下,并根据自身情况与产品情况来进行。自身情况就是指生产人员的素质与生产设备的拥有情况,产品情况则是指新产品或原有产品的重制。
在生产企业中,当有关工艺的文件经过审批通过后,对工艺的控制主要是在产品生产前、生产中和产品生产后进行的。正式生产前,技术部门、生产车间、班组领导与技术员在弄清产品工艺后,向生产人员进行说明,并根据产品进行人员安排与组合。生产过程中,技术与质量检验等部门组织人员进行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纠正;同时生产技术部门以及相关生产班组长,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保证生产连续和平衡的前提下进行调整以及改进。产品生产完成后,要将相关工艺文件进行归档,并进行工艺技术方面的总结,作为以后生产的技术基础和工艺文件。
文章来源:秘奥软件网,中小企业信息化领跑者!全国咨询热线:400-9908-527_www.misall.com
Copyright @ 2007 MISAL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Powered By 粤ICP备07050206号
地址:广州天河区大观南路26号长盛商务大厦B713、715 电话:020-28269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