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业界新闻

服装店软件的编程与实现

系统设计的目的是提出能够指导软件实现的设计方案。在系统详细设计完成后,接下来就是系统的编码实现。以服装店管理软件为例,服装店管理软件编码实现是将软件设计方案通过程序设计语言描述成计算机可以理解的程序。软件编码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最终服装店软件的质量。程序设计语言和编码风格对程序的可靠性、可读性、可测试性和可维护性将产生重要影响。教学要求①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概念和分类。②了解几种程序设计方法,并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③了解程序设计风格的含义以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④掌握系统实现的方法和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①程序设计。②系统实现。

1.1程序设计
1.1.1程序设计语言
1.程序设计语言的概念
程序设计语言是人与计算机交流的工具。编写计算机程序也被称为编码,编码的过程就是根据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模型,编写计算机可以理解的软件程序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过数百种程序设计语言,其中少部分得到广泛应用。不同的程序设计语言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因此,在软件编码之前,选择符合软件特征的程序设计语言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2.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程序设计语言种类繁多,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类。(1)从语言层次,可以分为面向机器的语言和面向问题的语言两大类①面向机器的语言面向机器语言依赖于具体的机器硬件结构,其语句和计算机的硬件操作相对应。面向机器的语言包括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机器语言由二进制的0、1代码指令系统构成,它是计算机唯一可以直接识别的语言。其指令系统因机器而异,不同机器具有不同的机器语言,这类语言难学难记。汇编语言是符号化的机器语言,语句符号与机器指令直接对应,所以汇编语言同样难学难记,编写的程序难读、难维护,且容易出错。面向机器的语言具有可直接访问系统接口、程序运行效率高等优点,在某些特殊领域或特殊环境需要使用。但由于这类语言通用性差,难学难记,绝大部分应用软件开发已经不再使用。
②面向问题的语言
面向问题的语言也被称为高级语言。这类语言脱离了具体机器的硬件环境的限制,直接面向所要解决的应用问题。高级语言使用的概念和符号与自然语言十分接近,便于人们掌握和理解。高级语言具有通用性强、编程效率高、代码可阅读性强、易于修改和维护等特点,因而在现代软件开发过程中被广泛使用。
(2)从语言适用性,可以分为通用语言和专用语言两类
①通用语言
通用语言可以面向所有编程问题,不受专业和领域的限制,BASIC、FORT耻心、ALGOL、C、PL/1、PASCAL等,均属于这类语言。
②专用语言
专用语言是为了某种特殊应用而设计的具有独特语法形式的语言。专用语言局限于某些特殊的应用领域,应用范围比较狭窄。例如:APL是为数组和向量运算设计的简洁而功能很强的语言,但它几乎不提供结构化的控制结构和数据类型;LISP和PROLOG两种语言主要适合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
(3)从语言面向,可分为面向过程语言和面向对象语言
①面向过程语言
面向过程语言即传统的程序设计语言,该类语言强调程序设计算法和数据结构,基本思想可概括为:程序=数据结构+算法。
②面向对象的语言
面向对象语言是目前最为流行的一类高级语言。它引入了现实生活中对象的观念,提供了封装、继承、多态、消息等机制。这类语言有:SmallTalk、C++、Java和C≠}等。
(4)从应用领域,可以分为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实时处理和人工智能等语言
①科学计算语言
用于科学计算。世界上第一个被正式推广应用的计算机语言FORTRAN和具有很强的过程结构化能力的Pascal语言均属于这类语言。
②数据处理语言
用于数据和事务处理。COBOL语言广泛用于商业数据处理领域。在这种语言中,程序说明与硬件环境说明分开,数据描述与算法描述分开,数据处理能力很强;还提供SQL(结构化查询语言)用于对数据库进行存取管理。
③实时处理语言
要求语言具有很强的运行效率和实时处理能力,这类语言主要有汇编语言、Ada语言和C语言等。
④人工智能语言用于模式识别、智能推理等人工智能领域。Prolog和Lisp属于这类语言。

1.1.2程序设计方法
1.模块化程序设计
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模块化程序设计的雏形。其思想是在进行程序设计时把一个大的程序按照功能划分为若干小程序块,每个小程序块完成一个确定的功能,在这些小程序块之间建立必要的联系,通过小程序块的互相协作完成整个程序要完成的功能,把这些小程序块称为程序模块。
采用模块化方法设计程序的过程犹如搭积木,选择不同的积木块或采用积木块不同的组合就可以搭出不同的造型来。同样,选择不同的程序块或程序模块的不同组合就可以构成不同的系统架构,完成不同的程序功能。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还规定模块具有单入口和单出口,以便提高程序结构的清晰性和可读性。
2.结构化程序设计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来的一种程序设计方法。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把程序结构划分为顺序、选择和循环三种基本结构,并要求按照这些基本结构来构架程序结构。结构化程序设计既是方法,也是一种程序设计准则。按照这种准则可以设计出结构清晰、容易理解、容易修改、容易验证的程序。实践证明,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能够提高程序执行效率,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减少程序的出错率,从而大大减少软件的维护费用。
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是目前主流的程序设计方法,也是最有发展前景的程序设计方法,我们将在后面详细介绍。

1.1.3程序设计风格
程序设计风格指一个人编制程序时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习惯及逻辑思路等。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可以减少编码错误,提高程序可读性和维护效率。下面介绍要形成良好的编程风格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源程序文档化
源程序文档化,意指在标识符取名,以及程序排版和注释等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编写出易读、易理解的文档化程序。源程序文档化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标识符的命名
程序是由符号组成的,关键字和操作符是语言提供的基本符号,要求编程人员正确书写使用。标识符包括模块名、变量名、常量名、标号名、子程序名,以及数据区名、缓冲区名等,它们一般由程序员编程时起名。符号命名主要指的就是对标识符的命名。符号命名遵循见名知意的原则,即标识符的名字应能反映它们实际标识的客观事物的意义,使人能够见其名、知其意,以增强程序的可读性。例如:对存储几个数平均值的变量,给其命名为Average;对几个数的和,给其变量命名为Sum;给存储一批数总和的变量命名为Total。
由几个单词组成的标识符,每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用大写,或者单词之间用下划线分开,以便于理解。例如,把标识符currentemployeecount,写成CurrentEmployeeCount或currentemployeecount。标识符名字不宜太长,过长的标识符书写与输入容易出错,必要时可用缩写名字,但缩写规则必须统一。
(2)程序的注释
程序的注释是程序员与程序读者之间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必要的注释能够帮助阅读者理解程序,有助于程序的测试和维护。大多数程序设计语言允许使用自然语言注释程序,方便了程序阅读。一些正规的程序文本,注释行要占整个源程序的1/3到1/2。
程序注释分为序言性注释和功能性注释。
序言性注释通常置于每个程序模块的开始部分,它给出对程序模块的整体说明,对于理解程序具有引导作用。序言性注释要求程序设计者逐项列出下列内容:
①程序模块的用途及功能。
②程序模块的接口及调用形式,参数描述以及从属模块的清单。
③数据描述:重要数据的名称、用途、限制、约束和其他相关信息。
④开发信息:包括模块设计者、复审者、复审日期、修改日期等。
功能性注释嵌在源程序体内,用以描述语句或程序段所要做的工作。书写功能性注释,要注意以下几点:
·注释要正确。
·用缩进和空行,使程序与注释容易分开。
·有关设计的说明,也可以作为注释,嵌入源程序体内。
(3)标准的书写格式
应用统一、标准的格式来书写源程序,有助于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常用的方法如下:
·用分层缩进的写法显示嵌套结构层次。
·在注释周围加上边框,突出显示。
·注释段与程序段以及不同的程序段之间插入空行。
·每行只写一条语句。
·书写表达式时适当使用空格作隔离符。
图8—1是一段带注释的代码示例。

2.数据说明
数据说明是对程序中使用的数据做出的定义和详细说明。书写程序时,需要注意数据说明的风格。为了使数据说明易于理解和维护,应注意以下几点:
·数据说明在程序中具有规范的位置。一般来说,数据说明的次序与程序无关,但出于阅读、理解和维护的需要,数据说明在程序中应当有规范的次序。
·语句中说明的变量应清晰有序。在一个语句中说明多个变量时,最好按变量名的字母顺序排列次序,如有多种类型,需要先按类型归类,再按字母顺序排列。
·对于复杂数据类型,尤其是自定义的复杂数据类型,应当增加该类型的方法、特点和用法等注释信息。

3.代码构造
代码是程序的组成元素,代码构造是指根据设计文档,策划、安排和编写程序语句的过程。代码构造的基本原则是简单、直接。代码构造包括语句构造和代码块(函数、模块)构造两个方面。单条语句不宜太长,太长的语句需要将其分割为多条语句。比如一个数学计算,如果它的计算被分为三个操作步骤,那么实现该计算的程序就不宜在一个语句中描述,应该分割为多条语句。更应该注意代码块的构造风格。在实际中经常会遇到,解决同一个问题的代码,有些程序员编写的代码简洁清晰、容易理解,但有程序员编写的代码则冗长难懂。因此,程序设计先需要考虑代码的易读性,其次再追求代码的效率,不能为了片面追求代码效率而使代码过于复杂化。
下面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一些代码构造的准则:
·不要为了节省空间而把多条语句写在同一行。
·用空格或可读的符号提高语句的清晰度。
·避免过多使用循环嵌套和条件嵌套。
·尽可能使用标准的控制结构和库函数。
·尽可能把重复代码设计成可复用的模块。
·对于过长的函数,应当进行进一步分割。

4.输入输出
输入输出是系统与用户交互的接1:3,与用户直接相关。系统能否为用户所接受,输入输出的风格几乎起着同系统功能实现同等重要的作用。因此,输入输出的方式和风格应当对用户友好,尽可能方便用户使用。对于交互式的输入输出而言,输入输出应当简单而带有相应的提示信息,具备完备的出错检查和出错恢复功能,并保证输入输出格式的一致性。
输入输出一般是在界面设计时确定的。在程序设计阶段,关于输入输出应当关注以下问题:
·所有输入信息都应当进行有效性、合法性检查,并给出必要的输入状态信息和错误
信息提示。
·输入输出的步骤和操作应当简单友好,格式简单一致。
·批量数据录入时,使用数据的结束标志,而不应该由用户控制。
·允许默认值,多用鼠标操作。
·输出清晰明了,有必要的注释,尽可能使用格式化报表和图形。

5.效率和安全性
程序效率是指程序的执行速度和程序占用的内存空间。影响程序效率主要有三方面因素:系统设计、程序设计语言和工具、程序代码。好的设计可以提高程序效率;高效的程序设计语言和优秀的软件工具对提高程序效率的作用不可忽视;高水平的程序代码对程序效率至关重要。
提高程序效率需要明确以下准则:
·在需求分析阶段给出程序效率的性能指标,明确程序代码效率的具体要求。
·好的系统设计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效率。
·程序效率与程序的简明程度是一致的,追求程序效率应以不损害程序的可读性及町
靠性为前提。
不同的软件系统对效率要求的侧重不同。事务处理系统侧重于系统的执行效率,实时系统侧重于系统响应效率,操作系统则同时兼顾执行效率、响应效率和存储效率。提高程序效率的根本途径在于选择良好的程序设计方法,良好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提高存储效率,则应当侧重考虑代码的局部性,及时释放占用的系统资源,还应该考虑高级语言编译程序在存储压缩方面的性能。

1.1.4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1.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始于出现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它是为了解决面向过程程序设计中存在的功能与数据分离而引起的程序复杂性问题而设计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通过对象机制来封装处理与数据,以控制程序的复杂度,通过继承来提高程序可重用性和软件开发效率。与结构化程序设计比较,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更易于实现对现实世界的描述,它在软件工程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下文简称为面向对象语言)产生之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逐步成为编码的主流,其中所蕴涵的面向对象思想不断向开发过程的上游和下游渗透,最终形成了面向对象分析、面向对象设计、面向对象编程和面向对象测试的一整套完整的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

2.面向对象语言
面向对象语言(object—orientedlanguage)是一类以对象作为基本程序结构单位的程序设计语言,指用于描述的设计是以对象为核心,而对象是程序运行时的基本成分。语言中提供了类、封装、继承、消息等机制。
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相对象语言大量涌现,并形成两大类:纯面向对象语言和混合型面向对象语言。纯面向对象语言完全撇开传统的面向过程语言,提供了完全面向对象的机制,如Smalltalk、Eiffel等;混合型面向对象语言,兼顾了传统过程化语言的习惯和优点,但在语言中又引入了面向对象机制,C++是这类语言的典型代表。一般面相对像语言具有下列基本技术特点:
·支持类和对象机制。所有的面向对象语言都允许用户动态创建对象。
·实现整体一部分结构的机制。整体一部分的结构可以使用指针和独立的关联对象实现。
·实现一般—特殊结构的机制,包括实现继承的机制和解决名字冲突的机制。
·实现属性和服务的机制。对于属性而言,应考虑支持实例连接、属性的可见性控制和对属性的限制等机制;对服务而言,需要考虑消息连接、服务可见性控制和动态联编等机制。
·类型检查。按照编译时对类型检查的严格程度划分,可把程序设计语言分为强类型和弱类型两类。强类型语法规定每个变量或属性必须准确地属于某个特定的类型。强类型有利于编译时发现错误。弱类型语法比较宽松,允许在源程序中对变量定义不指定变量类型。
·类库。大多数面向对象语言都提供丰富的类库,有的语言本身并没有提供相关的类库,而是由实现这种语言的编译系统提供类库。
·效率。面向对象语言的效率相对较低,这是由语言本身的特点和能实现的功能决定的,现代面向对象语言的效率也在不断提高。
·持久保存对象。在处理数据时,经常需要对其进行长久保存。不同的面向对象语言对数据持久保存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部分语言自身就提供了支持机制,但有些语言则需要借助数据库等其他技术来完成。
·参数化类。使用一个或多个类型去参数化~个类。
·开发环境。开发环境主要包括编辑程序、编译程序以及调试程序。开发环境的功能和方便性对软件开发的效率和便利性具有很大的影响。现在很多面向对象语言都有多种开发工具,而且都是集编辑、编译和调试于一体的集成开发环境,如Java的JBuilder,C群的VisualStudio.NET等。

3.面向对象语言的选择
综合上述面向对象语言的特点,在选择面向对象语言时应该考虑下列几个方面:
·发展前景。现在各种新的语言不断出现,不能因为追求新颖时尚而盲目采用新的语言。在使用一种语言时,除了考虑诸如成本、技术、用户需求、系统需求之外,还应该考虑言语的生命力和发展趋势。
·类库的可扩展性。类库对程序语言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不断完善和丰富的类库,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程序员的代码量。
·开发环境。现在面向对象语言都有成熟的集成开发环境。选择具有先进、方便开发环境的面向对象语言,可以有效提高程序开发效率,减轻程序员负担,开发出良好的程序代码。
除了考虑以上因素之外,还要考虑客户对面向对象的接受程度、现有的面向对象的技术水平、开发队伍所熟悉的编程语言等。应该对各个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最后作出合理的选择。

1.2系统实现
前面介绍了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方法、程序设计风格以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内容。设计工作完成之后,只有确定了系统实现所采用的语言、程序设计方法以及程序设计风格等,才能开始系统实现工作。
系统实现包括代码实现、单元测试、系统集成、集成测试、软件部署发布以及软件管理等一系列活动。我们将在后续章节介绍软件测试和软件管理,本节重点介绍代码实现、系统集成和软件部署发布三项工作。

1.2.1代码实现
代码实现是按照系统详细设计的要求,在选定的开发平台下,使用指定的开发工具和开发语言,遵循特定的程序设计方法,所进行的程序编写的工作。在代码实现中,需要对设计中确定的每一个函数、方法、过程或者类、包、界面进行编程实现。
1.代码实现的策略
在编程之初,对设计的类、构件、子系统需要确定开发策略,有以下几种开发策略:
·数据库、业务对象、用例实现。
·自顶向下。
·自底向上。
(1)数据库、业务对象、用例实现的开发策略
这是我们推荐采用的面向对象程序开发策略。先把设计模型中业务对象类图中的业务对象转变成为对应的数据库中的数据表,并在选择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建立起这些物理表,然后编写并测试业务对象的程序。每一个业务对象都应该作为独立的类进行编写,并认真进行测试,保证所编写的业务对象程序没有错误。接下来根据需求模型中确定的各个用例,对每一个用例的实现构建界面类,实现控制类,并认真测试。
(2)自顶向下策略
自顶向下的开发策略来自于结构化程序设计中的编程安排策略,指首先从顶层模块开始编写,然后逐步向下层模块延伸,直到最后编写最底层模块的程序。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也可以采取自顶向下的实现策略。按照这种策略,应该先从主界面开始编写界面层的程序,然后编写业务层程序,最后编写数据层程序。自顶向下开发策略的优点是,由于程序从主界面程序开始编写起,程序总可以运行。随着程序的编写,可以不需要构造专门运行环境,直接就在实际的运行环境对开发的程序进行集成式测试和系统集成。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在编程初期,不能组织多个程序员并行编写大量程序,但随着编程工作的深入,这个问题就不再突出。
(3)自底向上策略
自底向上的开发策略与自顶向下的策略正好相反,先从数据层开始逐步向业务层和界面层过渡。这种策略的优点是多个程序员在开发初期就可以同时投入编程工作,可以提高编程效率。但其缺点是需要编写大量驱动程序来测试所编写的底层模块,给开发和测试带来负担。

2.代码实现的组织
程序开发阶段为了保证工期,提高开发效率,需要投入大量程序员同时开展开发工作。这样就需要对参与的程序员进行有效组织。可以把程序员组成开发小组,由开发小组承担编程工作。小组组成具有平等协作制、组长负责制和技能互补制三种形式。在平等协作制的小组中,各成员具有大体相同的技术和经验,具有相似的专业背景,他们在组内是平等的,区别仅仅是承担了不同的编程工作。组长负责制的小组中由小组长负责全组的管理协调和技术工作,组长具有全组工作的决策权和控制权。技能互补制的小组中各个成员的技术水平和知识背景具有互补作用,每一个成员都有其他成员所不具有的技术专长,相互工作是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不管采用何种人员组织方式,作为开发的管理人员,对项目开发的进度,工作安排都必须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出现软件危机的最主要的两个表现方面就是开发成本的不断突破和开发周期的不可预测。所以,在进行软件分析设计时需要有安排,在代码开发时,也必须有详尽的工作计划,并要求开发人员在没有特殊变动的情况下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只有这样,才能过保证开发的按时完成。如图8-2与图8—3所示是一个利用MicrosoftOfficeProject2003生成的工作计划管理示例。当然,在实际开发时,我们的计划可以要求具体到每一个类、界面甚至是方法、函数的实现所需的时间,并要求开发人员及时更新自己的进度情况,上交给项目管理人员,以便他们及时了解项目进度,必要时还需要更具实际情况做相应的调整。

3.代码框架
代码框架是编写代码的基础代码骨架,它包括应用程序应该包含的业务对象、数据访问和界面逻辑中的基类。代码框架可以由建模工具根据设计模型通过正向工程直接生成。由建模工具直接生成代码框架可以减轻程序员的编程工作,在代码框架生成以后,程序员只需实现各基类中的操作即可;同时,由于生成的是整个系统的代码框架,所以系统的接13和对其他对象的引用就不会出现错误,即使这些接口、方法或类还没有具体实现。如果没有这样的建模工具,开发人员可以先用手工构造代码框架,再进行细节的代码编写。

4.代码实现几个问题
(1)代码实现应该遵循设计文档
程序员在编程过程中发现如果存在设计不合理的问题,需要写出书面报告,提交给项目负责人,由项目负责人决定对设计实施变更和调整。
(2)程序员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发挥应以不影响程序总体结构和共同规范为准则
在编程过程中,对编程中采用的具体技巧和方法,在不改变设计接口和功能的前提下可以由程序员自己决定方法。例如,设计方案中有一个操作,它给出了操作的返回值类型,参数和参数类型。如果程序员在编程过程中发现,在一个操作中实现规定的功能代码量太大、程序过于冗长,程序员可以将该操作的代码分解为几个小操作。诸如此类问题在设计时一般考虑不到,需要程序员在具体开发过程中确定方案,但所有调整必须保证原设计方案提供的接口和方法不变。
(3)需要尊重程序员个人的习惯和偏好
例如,实现一个循环是采用For语句还是While语句,应该尊重程序员的喜好。当然采用不同语句,系统的运行效率是不一样的,有经验的程序员会在代码编写时考虑到语句效率问题。
(4)功能代码、界面代码以及后台数据库的代码分开来实现
首先是保证代码的独立性,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可移植性,还可以根据开发人员的特长进行开发。

5.版本控制
软件开发必须重视版本管理和控制。对软件版本进行有效管理,对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中间失误、方便程序测试具有重要意义。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树立版本管理意识,制定软件版本管理规范和制度,必要时安排专人负责软件版本管理工作。软件一般具有中间版本、α版本、β版本、发布版本和维护版本等。中间版本:软件未完成前的版本。一个软件可能会有多个中间版本,记录不同时间、
不同人员开发的软件程序。α版本:未完成但可以提交进行严格测试的软件版本。α版本的生命周期很短,通常只有几天或几个星期。β版本:能够稳定运行的系统,可以交付给终端用户进行测试。β版本是经过对多个n版本的完整测试,确认没有问题后产生的,β版本提交给直接用户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测试和检验,一般需要几个月的测试时间。发布版本:正式向社会发布,或向用户提交使用的软件系统。维护版本:对发布的版本进行错误纠正,以及进行功能或性能改进的软件版本。

1.2.2系统集成
在基本代码完成并通过了单元测试以后,就进入系统集成阶段。系统集成是将各软件构件以及子系统整合成为完整软件,以及与软件平台和其他相关系统进行适配、整合的过程。系统集成包括软件集成、平台集成、数据集成、应用集成等多个方面。系统集成关键在于解决系统之间的互连和互操作性问题。
按照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的要求,将各软件构件和子系统整合为一个完整的软件系统是软件集成的工作。软件集成与集成测试是同时进行的两项工作,通过集成测试,确定需要集成的各构件和子系统的接口和内容已经达到了集成的规格要求,然后再进行软件集成。在大型软件的开发中,除了由开发队伍为本软件专门开发许多软件构件和子系统之外,也会选择过去积累起来的现成组件用于本软件之中,还会选择从市场上采购的软件中间件和现成软件构件。
集成策略包括渐增式集成和集中式集成。渐进式集成是先将小的软件组件组成一个较大的软件组件,再把这些大组件组装成大的业务功能模块或者业务子系统,最后再将子系统联合成完整的软件系统。集中式集成则是把需要集成的所有组件经过测试准备好,然后把这些组件组装成为最终软件系统。软件集成一般采用渐进式集成策略。
大型的软件集成一般由专门的系统集成师来完成。

1.2.3软件部署与发布
把软件集成为完整的软件系统之后,接下来需要进行软件的部署和发布。软件部署的目的是将一个软件系统转移给其用户。部署工作包括用户培训、软件安装、准备资料,如果是产品软件,还需要进行发布,并实施版本控制。
软件部署需要将软件打包,即给开发的软件生成可安装的程序。目前有很多成熟的打包软件,许多集成开发环境本身就自带不错的打包发布功能。开发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软件打包的策略,并确定打包的文件,比如源程序文件,就不应该一起打包。而相关的帮助文档则应该一起打包。打包完成后,对产品软件可进行发布,对定制软件可直接安装运行。

本章小结
程序设计语言是人与计算机交流的工具。可以从语言层次、语言适应性、语言面向和应用领域等方面对其进行分类。程序设计方法有模块化程序设计、结构化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面向对象方法是目前最为流行的程序设计方法。程序设计风格是指一个人编制程序时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习惯及逻辑思路。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应该注意源程序文档化、数据说明、代码构造、输入输出和效率及安全性等问题。面向对象语言是一类以对象作为基本程序结构单位的程序设计语言,用于描述的设计是以对象为核心,对象是程序运行的基本成分。以服装店管理软件为例,服装店软件系统实现包括代码实现、单元测试、系统集成、集成测试、软件发布以及软件管理等活动。

代码实现有数据库、业务对象和用例实现,自顶向下,自底向上等实现策略。程序开发小组可以具有平等协作制、组长负责制和技能互补制三种形式。需要重视软件版本控制和管理工作。软件一般具有中间版本、α版本、β版本、发布版本和维护版本几种形式。代码通过单元测试后,可进入系统集成阶段。系统集成包括软件集成、平台集成、数据集成和应用集成等。软件集成分为渐进式集成和集中式集成两种方式。软件经系统集成之后需要进行部署和发布。

文章来源: 秘奥软件网,中小企业信息化领跑者!全国咨询热线:400-9908-527_www.misall.com

最新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