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企业是服装行业的主体。由于服装行业具有快速反应的月陈特点,所以中小型服装企业,在行业占有重要的位置如同所有企业一样,中小服装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要靠技术、资金等硬件,还要注重管理水平的提高。从专业上讲,管理主要是指对企业内部的人、财、物等因素进行调度与安排。而经营主要是指整个企业做为一个独立体对外部的工作(如营销、广告、公关等)。对内部的管理直接影响到对外部的经营,管理本身就能产生更多的实效。以中小型服装企业的管理者为对象,小编将跟大家较全面地分享一下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概念,并作为以后知识理论基础。
一、现代服装企业管理基础
在《庄子·齐物论》中有一个现代人家喻户晓的故事,就是“朝三暮四”的故事:一个主人养了一群猴子,一次在喂食的时候,主人对猴子说:“我们早上发三个,晚上发四个,你们认为如何?”猴子们个个暴跳如雷表示不满意。然后主人灵机一动改变了说法:“既然如此,那么我们早上发四个,晚上发三个,这样总可以了吧!”猴子们听后,表示满意(原文:狙公赋芋,曰:“朝三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因,亦因是也。)。
尽管这个故事用于比喻人类显得不是十分恰当,但这至少说明一个道理,同样一些管理要素,当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时,其最终效果是不相同的,有时是完全相反的,对服装企业来说,同样的设备,同样的资金,同样的市场环境,由于管理方法及水平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会相同。有的红红火火,有的半路夭折。现代企业管理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的,决非“朝三暮四”之类的雕虫小技:管理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i1.企业冒理围三大作用
服装企业的基本任务是不断开发生产物美价廉的服装产品,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不断变化的服饰文化与生活的需要,不断积累资金,不断向着现代化服装企业的方向发展。为此,服装企业必须解决好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全部工作,以尽可能少的消耗,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同时,造就新人,创造名牌企业,为社会文明作出贡献。
服装企业管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企业管理是服装加工生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工服装产品之前,首先要编制生产计划,充分考虑本企业产品市场定位的特点,认真作出财务计划。确定各种款式、各种规格及各种色彩组合的数量。根据顾客的合同要求,确定相应的加工标准,准备生产所需要的一切服装材料和生产用具。然后由企业员工按照生产计划和工艺文件进行加工作业,生产预定的设计产品。同时,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了解生产过程的情况和变化,及时进行协调与控制,在整个服装加工过程中,既有体力劳动,如裁剪、缝纫、熨烫、运输等,又有脑力劳动,如编制计划、产品开发、编制工艺文件,管理制度等。
(2)企业管理对提高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一个服装企业创办之后的一定时间内,人、财、物等基本条件是相对固定的,厂房、机器、人员、资金都已就序,这时管理因素就成为最大的可调因素。把先进的设备、大量的资金和优秀的人才,投入到生产过程,可以大大提高服装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市场竞争率。但是服装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还必须通过有准备的管理来保证。事实证明,中小型服装企业发展的困难,主要是来自管理水平的落后,而这一问题又不容易被小老板们正确认识。从而使现有的技术条件和资源条件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一些中小型服装企业不难发现,具有相同规模和相同技术水平的企业,因为管理者的素质和管理水平的不同,其经济效益悬殊相当大。甚至某些技术装备较差的企业,因管理有方而蒸蒸日上。因此,管理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管理知识也是一种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
(3)管理是维护和巩固企业生产关系的重要手段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企业管理的目的除了要创造丰厚的利润之外,同时也要加强文化艺术方面的建设。如同一个人,不仅要追求利益,还要交往朋友,不仅要具备内在的本领,还要注意外在的装扮和行为模式,才能被他人认可。服装的艺术性,也决定了服装企业对内对外、公共关系的文化性。创造企业名牌产品,不仅要有质量,而且要有艺术。因此,现代服装企业应该放弃作坊管理,加强文化管理。同时,不断改善管理体制,明确岗位责任,优化分配制度与奖罚制度等,正确协调各级管理人员与生产工人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
2.企业管理的六大原理
所谓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是指反映管理过程的客观规律,并用于指导管理者行为准则的理论观点。通过对大量管理现象的分析,人们总结了企业管理的六大基本原理,供参考。
(1)以人为本的原理该原理是指在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中,都要以充分发挥和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所有的活动都应以人为中心。人在企业所有的构成要素中是最活跃和最重要的因素。在现代服装企业中管理者能否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充分发挥所管辖每个员工的聪明才智,不仅是管理者水平高低的表现,也是企业具有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2)整体分合的原理“整”就是整体,即指集权和统一领导。“分”可以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也指分权。该原理是指要在管理中,将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在整体规划之下明确分工,并在分工的基础上施行有效合作。
服装企业是由厂房、人员、设备等各种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因素所构成的整体系统。把企业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从整体出发,对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也叫做系统性原理。例如,打板人员与设计人员的工作虽自成体系,各有不同的工作内容,但作为技术部门的管理,需要关注他们的整合效果,也就是样衣的穿着效果。
(3)人心驱动力的原理动力是指员工不断努力工作的一种内在力量。服装企业周而复始地不断运行,从根本上是因为管理者能够正确研究这种人心内在的驱动力。在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动力有三种。第一是物质动力,如工资、资金提成、福利等,它可以刺激员工的工作动力,但通常是一种较为被动的动力。只要把员工个人的物质利益与企业的整体效益密切相连,物质动力才有可能成为长远的动力。第二是精神动力,包括精神鼓励,信仰追求,人生价值实现等方面的教育工作。精神动力可以弥补物质动力的不足,使员工产生更完善的动力。有时精神动力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第三,叫做信息动力。是指员工通过信息的交流,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产生努力工作的动力。在企业管理中,使员工形成比上进的风气,不断发挥榜样的作用,就会激发员工的上进心,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例如,设立光荣榜、记录功劳薄等。
(4)控制反馈的原理控制是指对一系列生产过程施加某种影响,使之达到预期的生产目的。反馈则是把行为的结果反送回来并对输入信息产生影响的过程。
控制反馈原理是指管理系统将产品输送出去,再把其销售结果收集回来,并对生产系统的投入发生影响,以控制再次生产,使之达到更好的效果。运用这一原理,要求管理系统必须构成一个完整的封闭回路。管理的起点是生产计划和款式设计,然后是下达生产任务的指令进行生产,最后,把产品的市场效果如质量问题、价格问题、功能问题、造型问题等反馈到指挥部门,由指挥者根据指令与最终效果的差异发出新的指令。如此循环往复,使企业的生产活动不断进行下去。
(5)能级分层的原理该原理是指将部门组织及个人按照工作能力进行分层分级,使具有高能级的人处于高能级的岗位,低能级的人处于低能级的岗位,以充分发挥各种能级的作用。服装企业应用能级原理应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自上而下,建立稳定的管理机构,越向上,稳定性越大。可将管理层分为经营决策层,职能管理层,任务执行层、具体操作层和辅助工作层。这五个层次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例如,厂长处在企业的决策层,但却是股东大公司的任务执行层。第二,对于不同能级的部门和员工,分别给予不同的职责、权力、利益和荣誉,不能产生职责权利的错位,否则将影响能力的发挥。第三,使有才能的人处在相对的能级岗位上,施行能级的动态管理,及时发现及时提拔,作到能上能下,发挥总体管理效应。
(6)弹性原理企业的内部条件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企业所处的外部市场环境也会不断变化,所以企业管理又是一个动态系统。管理的方方面面要有一定的弹性,留有余地,以变应变,才能使企业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以后章节所提供的规章制度及管理规范,只是一种参考模式,各类服装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规模、产品及经营方式灵活运用。
3.企业管理的方法
现代服装企业的管理,不仅要研究有关的原理和原则,还要学习具体的管理方法。而对服装众多的生产经营要素和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变化,许多中小服装企业的管理者开始思考,如何脱离以前的家族式管理,而将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运用到现代管理中去。
(1)行政方法是指运用行政组织,通过行政命令指示等行政手段,按照上下级行政隶属关系,行使职能的管理。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具有强制性,是一种传统的企业管理手段。在现代大型企业中,行政手段仍是不可替代的管理方法。在小型服装企业,有时一人身兼多项职能,行政关系并不是特别清晰,但明确行政的概念,对小企业的管理是有帮助的。运用行政管理的方法时必须注意,凡是研究决策事情的时候,一切要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避免主观主义,造成瞎指挥的现象。
(2)经济方法即用经济的管理方法。企业活动也就是经济活动。综合运用价格、税收、工资、奖金、提成、罚款、利息、合同、承包、经济责任制等经济手段和方式,从而行使管理职能。经济方法与行政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经济方法一般不具有强制性,而是利用经济刺激的方式,使员工或客户自觉调整自身的行为,以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经济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使用时,需要与其它方法配合使用才能更为有效。
(3)法规方法即利用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奖罚条例等经济法规来制约和规范员工的行为。企业制度是保障企业能够正常运作的基本条件。在这一方面中小服装企业与大型企业不应该有本质的区别。中小服装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要像配备机器和人员那样受到重视,而且要做到人人平等,管理者还要以身作则。法制与人制相结合,才能使中小服装企业不断超越自我,迅速发展壮大。
(4)科学方法长期以来,中小型服装企业中采用的是粗放型管理,不注意数据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偏重于定性的管理。从市场预测到生产决策,从人员管理到制度管理,不注意定量的描述,这样会给企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损失。中小型服装企业也应该学会运用数据和图表管理企业,使员工从这些数据中看到自己的成绩和差距。在很多幼儿园中就早已使用发五角星来记录成绩的方法。计算机的普及为中小服装企业的数字化管理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未来企业的竞争,无论企业大小,都包含着科学技术的竞争。在实际管理中,往往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5)文化方法治理企业不仅需要武治,而且需要文治的配合。“文”的方法也是教育的方法。通过对员工进行文化知识和技术业务的教育,不断提高素质,使企业员工增强管理素质、纪律素质和竞争意识。
以上五种管理方法是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每一种方法的侧重点和作用都不完全相同,但它们之间相互补充,结合使用才能更有效地管理服装企业。
4.管理的基础工作
中小型服装企业管理必须走向现代化,这对企业的基础性工作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没有机制健全的基础工作也就不会有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企业的基础性工作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信息工作信息是指原始纪录、资料数据、图纸报表、情报密码等。现代服装企业是一个彻底开放的系统,及时而准确的信息,是管理进行正确决策的依据。企业信息的工作内容,包括信息的收集、处理、保存等工作。信息也是企业的重要资源之一。
(2)标准化工作该工作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的制定、执行和管理等工作。技术标准是指对企业的服装产品、生产条件、生产方法以及包装、贮存和运输等所做的有关规定,管理标准是对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职责、程序和要求所做的规定。
制定技术标准要经过调查研究、收集资料、起.车,试验、修改、确认等几个步骤,技术标准是企业标准的具体内容之一。一般包括材料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工艺标准、设备及工具维修标准、安全与环保标准等。
管理标准是保证技术标准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企业通常采用图解法制定管理标准。管理标准一般有五个部分组成,包括管理总体图,管理流程图、岗位工作图、信息传递图和有关文字条例的说明等。
(3)定额工作是指企业各类技术与经济定额的制定、执行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定额是在——定的企业条件下,对物力、财力的消耗及占用所做的规定性标准。如劳动定额,排料消耗定额,辅料仓储定额,流动资金定额,管理费用定额等。
(4)计量工作计量是指采用一种标准的单位量去测定事或物的量值。没有科学的计量方法和手段,就不能得到真正可靠的原始数据,也就无法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材料管理、成本管理和经济核算,推行严格的经济责任制也会变成空谈。计量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计量器具要准确可靠,计量方法要科学合理,要有人专门负责计量工作的监察与监督工作,建立计量管理制度,规定工作程序和奖惩办法等。
(5)规章制度是指用文字形式对各项管理工作和生产操作工作所做的规定,是全体企业员工必须遵守的行动准则。企业的规章制度主要有三大类。第一,企业的基本制度,即企业的领导制度。第二,企业的工作制度即企业各个方面的专项管理制度。第三,企业的责任制度,即企业中各级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各项管理制度必须经过调查研究作到切合实际,经过多次试行后才能推行。各项规章制度必须以经济责任为核心,简明扼要,便于操作执行。
(6)培训工作要建立具有竞争力的一流的服装企业,人员素质是关键问题。中小服装企业的人员流动性较大,所以培训工作往往被忽视。虽然对个人的培训会损失一些眼前利益,但为了企业的长远利益和不断发展的需要,必须建立一种培训的机制。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不能因为兵会退伍而不对他们进行技能训练。兵总要退伍,部队的战斗力还要不断提高。企业也是如此。
二、服装新产品的开发
所谓新产品一般是指在用途、结构、性能、材质、配色、艺术主题等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具有新改进的产品。新产品是相对老产品而言的。
服装企业具有活力,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要有源源不断的新产品被开发出来。新产品开发是从社会需求和企业需要出发,在调查研究和应用技术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配色及新构思的创造性活动。作为企业的一项重大战略性决策,它不仅是服装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同时也是提高竞争能力和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1.服装产品开发的相关问题
作为产品设计的服装和作为艺术设计的服装有着不同之处。也可以说,注重自我表现的艺术设计只是产品设计中的一个局部问题。企业在开发服装产品时,必须首先解决市场、法律、组织、财务、运输、制造等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各方面的问题,以尽可能地降低产品风险,提升投资回报率。
(1)市场是开发服装产品的前提
①开发服装新产品必须研究市场的保障性,必须找出新产品确实存在的当前市场,或者新产品能够引发的潜在市场。
②认真分析现有市场同类产品的竞争情况。分析本企业新产品的特色、优势以及采取相应对策,战胜竞争对手的可能性。
③必须考虑一种服装新产品面市所引发的新——轮竞争。必须作好充分准备,对付他人的抄袭。
④考虑新产品投入市场的最佳时机,或早或晚都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不仅要“眼疾手快”,而且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⑤要考虑本企业的产品结构,避免企业内部各种产品之间所造成的竞争势态。尤其是有专卖店和固定客户网的企业。
⑥服装企业非常讲究企业形象的塑造及完整性。新款样的开发要考虑是否会与已经久负盛名的产品的艺术风格相冲突。
⑦要考虑新产品在销售方面有无特殊要求,如服装的色彩和款式,有时会受宗教及伦理道德等社会背景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外贸服装,要仔细查阅销售地区的民族禁忌。
(2)注意法律有关问题
①在考虑使用先进技术的时候,要考虑是否涉及专利保护问题。否则,造成索赔就会得不偿失。设计时或购买专利,或绕开专利。
②对自己已经具有知名度的晶牌,要及时注册,自我保护,防止本企业无形资产的流失。
③对于承揽、外协、外贸等业务要注意法律合同的完整性,避免商务损失。
(3)要优化组织管理问题
①作为产品的服装新款开发,是一项较为严格的系统工程,要保证具有一定水平的设计人员和优秀的管理人员,才能够顺利进行,才不至于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②要考虑该新产品是否具有充实的技术力量作配合。任何超越本企业技术力量和生产条件的设计只能称为“作品”,而不能称为产品。可以参加服装设计大赛,而不可以投入生产。
③必须要设置健全的新产品开发组织机构,并具有快速反应机能。
④必须考虑新款式的开发对企业现有生产任务会产生什么影响。因为新产品的投产,必定会引起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
(4)财务问题是新产品开发的基本问题
服装新产品一旦进入开发程序,就会涉及到诸多财务问题。如筹措资金问题,成本预算问题、利税回收问题及投资收益率等问题。新产品开发过程中要经过反复的财务论证,每一服装系列的产品开发报告都应该是一份小型的可行性论证报告。
(5)服装新产品开发必须考虑生产制造问题
①新款式的加工生产是否需要特殊工艺或外协加工。
②是否需要扩大生产场地。
③各种服饰原材料的来源是否可靠。
④当时是否有可供安排的加工生产时间。
以上五大问题是服装企业产品开发必须认真分析研究的问题。具有可靠的市场,经济上合理,组织上能够实现的方案,才能称其为可行的方案,才能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服装产品开发的成功率。
2.服装产品的生命周期
服装产品如同生命现象一样,也有一个从产生到消失的生命周期。服装产品的生命周期又称产品市场的寿命周期,它是指一种(或一个系列的)服装产品从计划、设计、研制、生产、包装、储运、投入市场开始销售,到试销、推销、倾销,直到最后被淘汰出市场所经历的一段时间。确定和影响服装产品寿命的主要因素有市场需求和新产品对旧产品的冲击等。
根据产品开发及上市销售的情况,我们可以把服装产品的生命周期大体划分为孕育期、准备期、投人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回升期、退出期、新生期等。如图1—2所示。在服装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具有不同的企业管理特点。
(1)孕育期是指设计人员及开发人员通过对以往市场的大量调研,构思未来替代产品的计划时期。孕育期的长短与企业经营情况有关。开辟国外市场时,设计师至少需要提前半年开始调研目标市场,国内市场中批量生产时,也需要提前三个月。在这一时期,设计师通过生活体验,开发人员通过预测和判断,要产生初步的构思方案,并通过企业内有关部门的“会诊”。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规模越大,对这一时期的重视程度就越高。
(2)准备期当初步方案通过精心测算以后,就要投人生产前的技术准备工作。尤其是一些主要的文案工作。如原材料计划,生产计划,样品制作,工艺文件的制定,甚至小量的试生产和试销售。这种战略叫做试探性切人市场的战略。
(3)投入期新产品的款式结构确定下来以后,就要投放市场。一般情况下,这一阶段的产品设计还没有完全定型,工艺可能还不成熟,生产批量仍然不大。所以,单件服装的成本仍然较高。另外,在这一时期,用户对产品还不甚了解。表现在销售方面,销售量缓慢增长,并显示出不稳定的状态。产品处在这一时期时,不仅利润较低,而且风险较大。因此,企业需要密切注视市场,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技术难题,调整设计的具体细节方案。同时,要研究市场策略问题。
产品投入市场,尤如演员登台亮相,可以先通过大量的前奏曲,调度观众的胃口,然后有节制的缓缓出场:也可以经过认真包装,精心准备,迅速“闪亮登场”。可以试探性前进,攻击性前进,有实力时可以采用“地毯式狂轰滥炸”,对有把握的产品迅速推向市场的高潮。处理风险与高额利润之间的矛盾,是这一时期企业产品决策的突出特点。
(4)成长期服装产品由试制试销开始转向大批量生产并进入服装市场,销售量迅速增长,产品步入市场的成长期。在成长期,消费者开始对产品有所了解和接受。由于生产批量大,工艺也趋于成熟,所以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都大大下降。这时企业决策的要点是保证质量和信誉,同时要研究制定相应的同类产品或模仿产品的竞争对策,保持销售的持续增长,最大限度地延长成长期。成长期是需要企业保持头脑清醒和警觉的时期,否则将会出现“大意失荆州”的被动局面。
(5)成熟期当某系列的服装产品在市场上已被广泛认识和接受之后,销售量通过稳步增长达到最高阶段,产品进入市场的成熟期。在这一时期,产品生产及工艺更加成熟,成本进—、步下落,但竞争却更为激烈,市场已基本趋于饱和。在成熟期的后期销售量开始下降。这一时期需要企业及时果断地采取应急性战略,如降价倾销策略、移地销售策略,尽可能延长本企业产品的成熟期,即本企业产品可能在某地区进入成熟后期,但在另一地区可能处在上升期,这样对于企业生产来说,仍然是处在生产和销售的上升期。
(6)衰退期衰退期是指上市产品已开始老化,流行即将过去,造型风格已不能适应消费者求新求异的心理需要。销售量有缓慢下降转为急剧下降,已有新的流行产品进入市场。这一阶段,在新产品的冲击下,老产品多靠降价来维持生存。销售量可能降低不大,但销售利润却急剧下降。因此,企业要加强财务核算,密切注视亏损的可能性,适时放弃老产品。事实上,当一种款式进人成熟期的时候,由开发部门设计的新款系列已经开始运作,新一轮的产品生命已经开始。即流行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图1—3所示。流行“一波未乎,一波又起。”图l—3流行过程图
(7)回升期如果库存还比较大,虽然生产已经放弃,但销售是不能放弃的,必须把这批“积压品”彻底变成可以用于流动的资金。利用时装流行的“时空差”,采取移地销售,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也可以通过强有力的广告攻势,加强销售现场的服务,调整价格策略,利用某些销售时机等,使某一产品起死回生。从生产的角度看,对于时装来说,很难由一种风格永领风骚。所以,企业应把重点放在新款式的开发上。但从市场的角度看,——些定型服装的造型风格被相对地稳定下来,只是在面料、色彩和细节上表现流行,如西装、衬衣、针织运动衣等。定型款式与时尚款式有着不同的周期模式。
(8)退出期一种产品从产生开始即向消亡迈进,这是一种生态规律。一种产品在完成一个完整的生产周期之后,企业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管理,使企业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水平更加提高。只有如此,阳光才能依然灿烂,生命才能依旧常青。
从孕育期到准备期可称为产品销售的潜伏期,从投入期到成熟期可称为生产销售的前半周期,从成熟后期到退出期称为生产销售的后半周期。原则上讲,在潜伏期既要作好技术保密,又要紧锣密鼓地积极准备。一些中小服装企业自认为“抄板”来得更为实际,既无开发费用,又不承担风险,市场看好再作投入。实际上,这是一种被动的市场态度。在批发市场经常看到数日之内群起而上,而数日之内又群起而下,造成局部的恶性竞争。市场的竞争最终必然会反映在技术、资金、经营、管理等综合因素上,任何被动的态度都会使自己尽快地被淘汰出局,挂出“此店转让”的牌子。
大智者常常采用压缩前半周期时间的策略,把技术难度和高额利润都留给自己,而把因模仿造成的低层次恶性竞争留给别人。因为风险与利润常常是正比例关系。同样,聪明的经营者也会尽可能地延长成熟期,巧妙驾驭后半周期,使企业利润达到最大化。
3.新款式开发方案的产生
系统地研究新款式开发方案的产生,是企业生产及经营战略决策的重要内容之一。服装企业面对市场环境,必须积极地创造新款式,并及时抓住新款式开发的机会,机不可失,失则无利。服装新款式开发方案的产生一般可有以下几个方面。
(1)偶然的机会和灵感可能成为新款开发的楔机在服装设计师的效果图上,一般都需要注明“艺术灵感来源”,它不仅借以说明造型艺术风格的定位,同时也说明新的款式需要具有新的灵性。除此之外,其它产品开发人员也应注意偶然因素的启发,如营销人员与顾客的一段谈话,参观博览会所引发的遐想,一次学术会议产生的新想法,或听一段广播或看一篇报道,或闲来翻阅生活杂志等等,都有可能引发一种新款式开发的构思。这时要注意及时记录,以便更深一步的考察论证。
(2)闲置资源利用的要求会导致新产品方案的产生服装企业的资源有许多方面,除了闲置的资金,未充分使用的设备,多余的场地及尚未派上用途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未被充分利用的
剩余物资库存和交通工具,还有外部的人际资源等等。作为加工企
业的最高领导人,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的要求,有可能会导致新产品
方案的产生。
(3)弥补现有产品的缺陷也会产生新的开发方案每一次新产品开发,都要消耗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弥补缺陷,推陈出新,有可能使投入产出的比例更大一些。有时在旧方案的基础上更新换代,并不是十分困难的。如将板型稍作修改,将口袋的位置放的更为合理,换一种色彩和面料等,在生产工艺上都有很强的承续性,或基本上可以延续以前的生产工艺方案,使生产管理方便快捷,降低生产成本。
(4)服装系列化的要求导致新方案的产生当某一服装款式通过市场试销被确定下来之后,对于有实力的企业,往往需要系列化展开。从穿着对象系列化到造型风格系列化,还有规格造型系列化(指同一款式风格在其规格过大过小时,即高个子穿着或矮个子穿着时,款式需要作造型调整)等。系列化既是市场的要求,又是服装企业的产品战略之一,也是企业实力的市场表现。服装产品系列化的开发往往可以提高劳动效率,提高产品质量,简化管理工作,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5)对于流行趋势的观注产生新产品方案服装具有很强的流行性。流行是服装市场的特点,也是服装企业需要把握的商机。服装企业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对流行的把握和研究。对流行的把握一般来自两个方向。第一,自上而下的方向,即通过查阅资料信息,了解国内外有关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还有上游原材料生产的流行信息等。第二,自下而上的方向,它直接来自于商场货架的销售情况,街头巷尾的穿着或生活小报杂志。国外一些服装大师常常会在如潮的上班人群中,在喧闹的大商场里,在上下飞机的舷梯上,通过直观对象产生灵感,感受未来流行的前奏,孕育服装产品开发的全新方案。
(6)因分散风险的要求产生服装新方案开发产品就要投入,投入就会产生风险,最大限度地降低和分散经营风险,是投入新产品开发的基本要求。在生产经营中,发展号型规格齐全、花色品种多样,造型风格各异的多品种经营,有利于分散经营风险。这相当于在产品范围内所进行的微型多角化经营。有句俗话说:“百足之虫,伤而不残”。意思是有一百只脚的虫子,有几只脚受伤时,并不影响它的行走前进。企业经营也是如此。为分散企业风险,使企业具有更强的应变能力,就要不断出台新方案。
(7期匣装产品生命周期的延续需要新方案如前所述,在服装生命周期进入成熟期以前,就要求新产品在市场上崭露头角。这时,“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头”。在老产品走下坡路之前,新产品方案早巳开始被孕育。产品的升级换代可使企业永葆活力。
(8)为充分利用本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特点而产生新方案服装企业,情况各有不同,如同干人干面。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如同每一个人都有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充分利用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进行新产品开发,是很多服装企业成功的奥秘。这种产品方案不受企业规模和产品结构的限制,独到之处才是要点,与众不同就能赢得市场。企业的这一要求常常导致服装新产品方案的产生。
以上是服装新产品方案及设想产生的可能来源。无论怎样产生一个设计方案,都必须进行全面地科学论证,严格按照新产品的开发程序进行操作,这样,才不会造成资源浪费。
4.服装产品的开发程序
在服装企业,新产品开发应该遵循一定的程序来进行。所谓服装新产品的开发程序,是指从调查研究、总体构想、设计构思、产品设计、样品鉴定、试产试销、生产销售及销后服务所经历的步骤和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操作特征,从而设计开发工作也有虫氖着不同的侧重和内容。如图l—4所示。一般可以把服装产品的开发过程分为四个大的阶段。
(1)市场调查和前期开发阶段
①新产品的初步构想。所谓构想,即构思和设想。其内容包括新产品的市场定位、艺术主题、价位构思、服饰材料,结构特征、工艺过程及质量性能指标等诸多因素。
新的款式系列能否获得成功,构想是关键性的第——步。它统领着以后各个阶段的大方向和基本策略。好构想的产生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考察市场动态,收集用户意见。第二,分析竞争对手,做到知己知彼。第三,熟悉自身实力,精心测算投资风险和生产周期。
②筛选各种构思方案。产品设计必须要有足够的构想,产生数套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一般情况下,设计开发部门要拿出3—5倍的准备生产方案。约定企业内部各有关部门,如财务部门、生产部门、技术部门、供应部门及销售部门等,共同“会审”,设计师要作出可信的解释和说明,以便共同判断、评价和选优,淘汰那些不可行或可行性差的构想。筛选方案时,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必须详细说明。第一,该新构想是否符合企业的生产目标。第二,本企业的资源能否满足该构想的需要。
③作出必要的销售预测,即通过新款式系列的技术分析,更进一步评价其商业成功的可能性。销售预测要建立在科学的可行性研究基础上,使预测真正成为新产品决策的依据。
④通过汇总,整理出总体构思方案。对于中型服装企业,可以采用讨论意见汇总和评价打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由技术部门提出<新产品开发建议》,并对可能涉及到的新造型、新结构和新材料进行必要的试验,以掌握其工艺性。新产品开发建议的内容主要有:开发新产品的名称和类型,市场理由,初步构想方案,产品的性能和用途,技术的先进性,经济的合理性,组织方式及经费概算等+
(2)服装的样品设计和试制阶段
①根据建议编制新产品设计任务,其主要内容有:服装款式的造型风格规定,主要结构参数和规格参数,服装的穿着功能和外观质量等;预期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如计划投产的成本、销售量、价格策略、利润额、投资回收期等;产品验制方式与分析,如研制费用,研制条件、需要配备的技术力量及研制周期和完成时间等。
②样品设计与试制。服装设计师将开发部门共同形成的构想绘制成服装效果图,这时的产品还停留在艺术作品阶段,只有通过具体材料和具体的缝制过程,才能形成具体的视觉效果。样品通过试制并写出相应的试验报告,内容包括:造型效果是否与设计任务相符,各方面对样品提出的改进意见,该样品与市场竞争产品的比较情况等。
新款式试制完成后,由技术部门组织对新产品的造型效果、技术性能和经济效果进行全面评价和鉴定。样品的鉴定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设计资料是否完整,样品是否符合技术规定。第二,检查加工质量、服装面料是否恰当,工时记录是否准确完整。第三,对服装样品的效果、结构、工艺性和经济性作出评价和结论,并提出改进意见。在此基础上,填写样品鉴定证,提出能否转入小批量试生产的建议。
(3)小批量试生产阶段单件加工的生产条件往往和流水线上的生产条件有所不同。小批量试生产的目的在于考验工艺规程和工艺装备,对于服装产品的工艺性进一步作出审查,通过试产试销,为大批量生产创造条件。例如,有一家服装厂,在初期的样品阶段,造型效果非常好,但在批量生产时却出现了问题。经过反复查实,才发现是因为批量生产时,采用的蒸汽熨烫使某些部位造成热缩所致。
小批量试制的产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肯定后,才能正式转入大批量生产。第一,确认产品具有良好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效益。第二,企业能够保证必要的生产能力,包括人、财、物和时间。第三,服装面辅料、燃料、动力及外协的供应确实可靠。第四,销售市场的势头良好。
(4)正式投产与销售服务阶段进入这一阶段,服装设计图纸和工艺技术文件全部定型,质量标准、工艺准备和生产组织已经完善,销后服务的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到位。这时,即达到了批量生产!和市场销售的要求。在这一阶段,要求企业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消耗,合理组织生产。
销售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为客户或用户提供咨询服务。服务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组织技术研讨会,积极解答用户提出的每个问题,使用户了解该服装产品的特点及穿着定位等。
②到销售现场进行服务。包括派技术人员到销售现场辅导营业员布置销售现场,讲解本企业产品的销售技巧,给代理商讲解销售技巧等。
③为销售部门提供服饰零配件,如一些特殊造型的扣子等。提供代表企业形象的服装手提袋、优惠卡、宣传卡等。
④为客户提供产品样本,在服装上设卡说明洗涤熨烫及注意事项,对本企业的产品销售提供周全而可靠的帮助。
⑤必要时在销售现场提供修补与改制服务。对售出产品出现问题的,帮助顾客进行修补。因体形问题而对款式提出简单改进要求时,可在现场随时提供,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本企业产品的顾客覆盖面。
以上四个阶段彼此紧密联系,环环相扣。每个阶段和每个步骤之间的节奏要求也各不相同。如从第三个阶段(小量试产试销)到第四阶段之间,是一个“短兵相接”的阶段,此时要快,严防市场抄袭;最后通过市场销售,销售信息要反馈到新一轮产品开发的第一阶段,形成服装新产品开发的回路系统。
三、生产管理与组织
生产管理是服装工业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生产管理是指对企业生产系统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的过程。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企业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
1,不同规模企业的生产管理特点
不同的服装企业规模,其生产与管理特点不完全相同。服装生产企业按照生产的规模不同可以分为三大类,即小批量生产类型的企业、成批生产类型的企业和大批量生产类型的企业。
(1)小批量生产类型的企业要灵活小批量生产类型的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十凡人到几十人不等。由于投资少,上马快,容易开办,所以也是数量最多的一类服装企业。在这类服装企业中,人员兼职较多。例如,董事长兼厂长,再兼供销人员。服装设计师兼工艺师,其至还兼裁剪工和质量检验员。门卫兼保卫、兼卫生、兼茶炉工、又兼炊事员等。小企业虽然“五脏不全”,但可灵活善变,对局部目标市场的适应性较强。
小批量生产类型的企业,服装产品的品种往往变化较快,而每一品种的生产量较少,规格一般只分大中小号,比较简单。在安排生产进度时,一般可采用直接按照交货期要求来组织生产的方式。所以对于这类企业的重点是要加强对定货合同的管理,尽量使交货日期布局合理,避免因生产过于集中而带来的困难。有些小企业加班时间过长,松紧无度,一方面影响员工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会增加员工流动,使企业的技术稳定性受到影响。
(2)成批量生产的企业要细水长流成批量生产企业的生产管理特点介于小批量企业和大批量企业之间。其品种较多,每种产量也不是太大,而且每批的产量互不相等。其生产管理的重点在于,精心策划好品种之间的配搭,尽量减少同期生产品种的数量,最大限度地扩大生产批量。同时,要尽量做到各生产环节的均衡生产,对于产量较大的品种,可采用“细水长流”的作业管理方式,稳定现场的生产秩序。对于批量较小的品种,通过相对集中来扩大批量。对于产量很少的品种,可采用“填平补齐,见缝插针”的方法。
(3)大批量生产类型的企业要注意产量的内部分配这类服装企业组织机构比较健全,各类人员岗位单一,分工明确,生产管理力求“井井有条”。很多大批量生产类型的服装企业生产外贸加工活,管理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占有重要的位置。大批量生产的企业往往是品种相对单一,产量却很大,其生产安排的重点是产量的再分配。对于具有实力的大型企业,由于其生产条件、资金储备、物资供应和产品定单都相对稳定,所以一般采用产量在计划内均匀分配的方法。对于内销产品,处于流行周期上市场需求逐步增长的阶段,采用稳步提高生产效率,均匀递增进度的方法。对于新产品的开发,在流行周期的抛物曲线上,往往会进行一个完整的过程。大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采用“化整为零”的策略,使之兼有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优点,但此时要提升管理力度。
2.生产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在现代市场经济背景下,服装企业的生产管理应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重)以销定产,以市场为龙头以销定产是指企业生产要按照消费者的需要和客户的要求来组织生产管理,从而保证计划或合同规定的款式、数量、质量、尺码、色号和交货期等的产品生产。
以销定产的目的在于克服盲目生产,这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否则就会造成产品积压,难以扩大再生产,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在服装市场上,以销定产并非就只是意味着找定单或等定单。一是要加强营销队伍,主动出击,寻找适合本企业生产条件的目标市场。二是要研究市场的潜在需求,承担风险,提前开发,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在时装业中,流行潮头的价格与潮尾的价格往往相差很大。开发潜在市场,才是时装业的弄潮儿。
(2)要重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管理一批服装的生产任务,从设计构思、购买原料等,一直到成品出厂,需要经过几十乃至上百个工序和环节,每一个工序和环节都会对成本产生重要的影响。成功既在于宏观的管理和前道工序,又在于细节和后道工序。人们常说,“市场是关键,产品是核心,价值是目的,管理是保障”等是指关键性环节的重要性。又说,“三分裁,七分缝”,“三分缝,七分烫”,“三分整烫,七分包装”,“三分产品,七分销售”等,无非是在说明前道工序完成之后,后道工序就立刻显出最重要的地位。
总之,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材料消耗、劳动消耗、资金占用时间等,同时提高劳动效率,增加产出,才能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盈利。对于经济效益的问题,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要根据本企业的经营方针、客户需求和生产条件,综合考虑生产产量、质量标准、交货期、原辅料的供应与消耗、劳动力配置、销售价格等影响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进行统筹考虑,以此作为生产安排的依据。
(3)要尽可能地组织均衡生产所谓均衡生产是指服装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按照生产计划和任务规定的进度,使各生产工序和环节,在相同的时段内,尽可能完成相等的生产量或平稳递增的生产量,尽可能均匀地生产出服装产品。
在服装企业中,生产任务的交货期与均衡生产常常是一对矛盾。满足客户的交货期是生产的前提,而尽可能地组织均衡生产,有利于企业各生产部门的紧密协作,在生产的连续性和节奏性中建立稳定的生产秩序。均衡生产的原则,可避免生产安排上的松紧不均,对提高服装加工质量,降低消耗,减少废品及创造良好的工作秩序和环境是非常有利的。均衡生产还能使高层管理人员从被动的忙乱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解决企业的重大问题。均衡生产要求生产技术的准备工作和服务工作准确、及时,与生产计划环环相扣彼此协调,避免因生产脱节而造成误工现象。另外,如有条件,建立一定的储备,有利于实现均衡生产。
(4)服装企业要文明生产,文明管理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势必要求文明生产和科学生产,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完整的生产制度和良好的生产秩序。员工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工作,遵守工艺纪律。同时,维护环境卫生,保证物料整洁,保障职工身心健康也是文明生产的重要内容之一。另外,要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对内美化环境,振奋劳动情绪,对外处理好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关系,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不断提高企业知名度,不断吸引新客户,使企业不断壮大发展。
3.企业生产计划的指标体系
生产计划是由一系列指标所构成的。指标体系的水平也反映了企业的综合水平。不同的指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市场对生产经营活动的要求。服装企业所使用的指标一般有以下四种,
(量)产品的品种指标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对产品品种数量的一种要求。所以,服装设计师及企业产品开发人员,要在规定的期限内,构思出有市场需求的款式,画出一定数量的符合生产要求的服装效果图系列。品种指标能够反映出企业在此方面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和技术管理水平。
(2)产品的产量指标是指服装企业在计划期内,能够生产出符合—、定质量标准的产品数量。——般用于服装的“件”、“套”、“打”等来表示。该指标能够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向市场提供具有穿着价值的服装数量及企业的规模水平。
(3)产品的质量指标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能够达到事先规定的、合理的产品质量水平。服装企业常用的质量指标有等级品率、废品率、返修率、成品交验合格率等。其具体的质量检验标准有国家标准、部颁标准、地区标准和企业标准等。标准的制定因品种及合同要求而定。质量越高,能够反映出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越高,但是并非质量越高越好,要根据服装的价位与合同的规定执行。
(4)产品的产值指标产值是用人民币表示的产量指标。产值指标包括商品产值、总产值和净产值等。
商品产值是在计划期内,企业生产的可供销售的产品价值,——般用现行价格来计算。计算公式为:
商品产值=可供销售的成品或半成品的价值+定货商来料加工的加工价值+对外承接的工业性劳务价值
总产值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完成的、用货币形式表现的生产总量。
计算公式为:总产值=商品产值+定货商来料的价值+期末在制半成品和自制工具模具的价值—初期在制品、半成品和自制工具模具的价值
净产值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新创造的价值。计算公式为:
净产值=总产值-物资消耗的全部价值
以上是生产计划中的一般性指标。作为整个服装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还有其它诸多指标体系,如成本指标,利润指标、面辅料消耗指标、新产品开发费用指标、公共关系费用指标等。企业指标是一个体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精心设计,
精明的企业家不仅是算帐的高手,也更是策划“指标”的大师。
4.蟹装企业生产部门喇构成
工业化生产的服装企业,一般有以下六大部门所组成:
(1)职能管理部门它是整个企业的首脑部门,负责对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计划、管理与安排。如厂长办公室、财务室、新产品开发办公室等。
(2)主体生产部门它是从事企业产品生产,实现生产全过程的直接生产单位。如裁剪车间、加工车间、整烫车间、包装车间等。
(3)辅助生产部门它是为主体生产部门提供辅助产品或劳务,帮助实现主体生产过程的部门。如机器维修部门、电工部门等。
(4)生产技术准备部门它是为生产过程提供前期设计、工艺装备设计、工艺设计以及负责新产品试制工作和技术辅导工作的部门。如服装企业的技术科、设计室、工艺科、试制车间等。
(5)生产服务部门它是为主体生产部门和辅助生产部门提供服务的部门。如运输部门、质检科,调研室、仓库等。
(6)后勤服务部门是为全厂提供后勤服务,保证各部门正常运转的部门。如传达室、保卫科、医务室、食堂、保育室等。
服装企业各部门的设置,因企业规模和经营的需要而不同。本以下章节,即是针对服装企业有代表性的部门,展开其岗位责任制的介绍。制度与条例是企业能够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然而“一家有一家的规矩,一家有一家的活法”。本选人的制度与条例,对中小型服装企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绝对不可盲目照搬,并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
四、质量管理基础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走向繁荣的重要基石。它还是一个企业科学技术水平的标志,也是企业素质的综合反映。质量问题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是企业经营理念的具体体现。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也是企业在市场中生存能力强弱的体现。科学高效的质量管理,可以增加服装产品的附加值,为企业节支增收。
1.什么是质量
按照国际标准(ⅡS08402—1986)对质量下的定义:质量是指“产品或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产品或服务”是企业活动过程的结果,包括有形产品或无形产品。有形产品就是服装产品本身,无形产品可以是一项技术服务,一项技术设计,也可以是一个品牌,一项承诺等。“产品或服务”也可以是企业活动和过程,如实施一个生产过程等。
“满足规定”,一般是指在合同环境中,企业特定的用户按照质量保证要求,对企业产品或服务提出的明确需求。这种需求应通过合同契约给予明确规定,确保供应方必须满足需求方的要求。“满足规定”还包括:标准化要求,如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专业标准等;法令法规的要求,如国际贸易中有关国家的经济法规和质量法规;其它方面的特定需要,如军用产品的特殊要求等。
“潜在需要”。需要一般是指用户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和第三方(非供应方,也非消费者)的需要。所谓“潜在”需要是指非合同环境(通常是指市场环境)中,用户或消费者没有提出或没有明确提出的需要,由产品或服务的供应方(在本中即指服装企业)通过市场调查研究、判断预测,进行识别与探明的未来需要。还包括为满足消费者的长远需要,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消费者价值观可能发生的变化等,推测出未来的、目前时尚还没有完全显露,但在未来一段时间将要显现的消费者的需要。
这里的“需要”,一般可以在企业内转化为有指标的“特征和特性”,它是需要具体、定性与定量的表征,也是客户评价产品和服务满意程度的质量特性和质量指标体系。
从质量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各类企业不同的产品或服务在满足具体的质量要求方面是不同的。质量的概念需要进一步细划,如产品质量、工作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等。这里仅对产品质量作概要说明。
所谓产品质量,是指产品满足规定需要或潜在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也就是指产品的质量。服装产品的质量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款式造型与功能适应性。第二,服装款式的流行周期即服装款式的时尚周期。第三,产品的可靠性,即在规定期限和使用(如熨烫、洗涤、保管等)条件下,产品具有规定功能的能力。可靠性反映出产品性能的持久性和耐用性,是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逐渐表现出来的质量特性。如某些服装企业的承诺“在洗衣机中洗涤不变形,免烫”等。第四,产品的安全性。在劳保职业服中,这一特性表现的最为突出,在设计产品时,必须按照特定工种的作业条件进行构思,确保服装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性。第五,经济性。即产品在寿命周期内总费用的大小。对于企业来说,就是指产品设计与制造的费用。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是否“物有所值”。经济性,一般用来衡量产品的经济价值和经济效果。服装企业针对以上五个方面,对产品质量特性作出最佳组合,就是向客
户或市场提供符合时尚流行、物美价廉的服饰产品。
2.全面质量管理
在国际标准
(1)质量管理的系统观点如前所述,服装加工企业是由成千上万个因素组合而成的,每一个因素都将对企业的指标体系发生影响,当然也对质量问题产生作用。所以,质量管理必须全面铺开,全面进行。服装生产中的各种因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丝丝人扣的环节。因此,系统的观点还包括,运用系统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关键质量问题实施全面诊断,辨证施治等。
(2)质量管理的用户观点服装企业的用户,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例如,在一批特定的服装产品中,首先需要认定“究竟谁是上帝?”有时,批发商和中间商的爱好就是上帝的需要。对于自产自销的后厂前店,市场消费者就是上帝。在量身定做的服装店,具体的客人就是上帝。对于宾馆酒店的职业服业务来说,经理往往就是上帝,而具体的穿着者是上帝的下属。
在服装加工企业中,每个下道工序都可以理解成上道工序的用户。也就是说每道工序的质量,都要经得起下道工序的检验。在管理制度中,如出现质量问题,不仅对上道工序作出处罚,而且直接下道工序的人员也具有连代责任。
(3)质量管理的预防观点产品出了质量问题,就如同人出了“毛病”。治理毛病,不仅要治表,而且要治根,还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全面质量管理必须坚持把质量隐患消灭在形成之前,实施预防为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质量成本-所以,在服装加工工艺流程上,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寻找并发现“隐患”。
(4)质量管理的定量观点在质量管理体系中,不仅要定性地说明质量,提醒员工的质量意识,如“大家要严把质量关,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等,还要把所有的质量问题,作出定量说明,让数据来说话。这样建立起来的质量体系指标,就会起到“法网无情”的作用。定量化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质量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基本的数据分析方法,应用排列图、直方图或因果分析图(如图1—5所示),通过对各种质量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作出直观化的统计数据,来指导生产过程。
3.全面质量管理内容
所谓全面质量管理,也称为全面质量控制,英文缩写为TQC。《IS08402—1986补充附件2)中的定义是指“经营管理某一组织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使全体成员持续地参加和协作,以求改进其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活动的质量及目标的质量,在符合社会需要的前提下,使用户满意,本组织长期盈利,成员也受益”。
全面质量管理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1)设计过程的质量管理设计过程是质量管理的开始阶段。这里的设计过程,不是单单指造型设计,而是指产品在投入正式生产前所有的开发研制和技术准备工作。其中包括市场的调查研究,造型风格与市场定位,样品设计与调整,所有的工艺文件设计及鉴定工作等。设计过程是质量形成的关键环节和首要环节。没有好的设汁,就不会有好的产品。
设计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包括两个方面的任务。第一,要从产品的用户需要出发,从技术角度与经济角度考虑,使产品具有最佳的使用效果。第二,结合本企业生产的具体条件,考虑采用新造型、新材料、新工艺,来保证质量效果。
(2)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该过程的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是保证设计过程的质量要求的下一道环节。其具体内容有:第一,不断加强工艺管理。第二,切实做好质检工作,严把质量关。不合格的面辅料不能投产,不符合质量的上道工序不允许流人下道工序,不合格的产品不许装箱出厂。还要建立一个专业质检组织,带动全员进行质检把关。常见的质检方式及工作特征如表1—1所示。第三,要经常对照质量体系中的标准,作好质量分析工作。第四,作好质量控制工作。通常是根据数理统计的方法,运用控制图表,及时观察异常现象,从而控制质量。
(3)生产辅助过程的质量管理服装加工企业的生产辅助过程包括面辅料及辅件的供应,工装工具的供应,动力(蒸汽、电力等)的供应,设备维修、仓库保管、成品运输等环节。服装加工过程的许多质量问题都与辅助过程有关联。因此,辅助生产过程也要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和工作质量标准。
(4)使用过程的质量管理在传统的服装企业生产中或服装销售店,产品出厂或售出,就等于完成了全部加工生产的质量管理任务。但随着企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竞争的不断升级,售后服务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售后服务已经被作为服装企业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服装企业与客户和市场定位对象(即特定消费群)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消费者对服装的穿着和使用过程,就是对服装产品质量的考验过程,使用既是质量管制起点,又是质量管理的归宿。在许多允许退货的商店和代销的客户那里,对穿着使用的考虑,得到了非常的重视。
4.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方式
国际上通用的全面质量管理方式,简称为PDCA循环。也就是把质量管理的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的工作过程完整地连接起来,并不停地转动循环的工作方式。
(1)计划阶段也就是P阶段。表示企业制定的质量计划和总体质量目标,并将这一计划和目标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及各个环节上去。
(2)执行阶段也就是D阶段。是指按照企业所制定的上述计划,通过具体措施去付诸实施的阶段。
(3)检查阶段也就是C阶段。是指在质量管理过程中,不断对照计划,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信息。
(4)处理阶段也就是A阶段。是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