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库存理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企业,原则上,经常保持一定的库存量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库存过多会形成资金积压。而库存过少,又会因为订货次数过多而导致订货费用增加。本文中以服装企业为例,浅略谈谈服装商品库存管理的目的和功能。
库存管理应该在取得这两者平衡同时保障使生产力的水准不断提高,所以实施仓库的有效运营管理是必要的。
首先,作为管理对象的库存是指什么而言呢?目前有以下几种看法:
(1)在仓库里保存的物品。
(2)包括材料、成品、半成品、产品在内的全部物料。
(3)仓库原始账簿内的记载物。
(4)账面外的商品、陈废存货等。
一般来说,包括全部物料的看法是正确的,但是账外品和死藏品不应该计算做库存,应尽快处理。
依上述库存品来进行管理并不是库存管理的核心,重要的是,按一定的准则对库存品做出正确决策。因为它包含有物,铺的管理区分、生产管理,仓库管理及其他种种政策的因素,任何一项决策都必须是综合性的。
2.什么是库存品
库存管理中所谓的库存品是指成品或商品、在制品、原材料、辅助材料等。所谓成品是指在生产过程完成之后能够出售的,在制品是指正在生产过程中的东西或半成品。原材料是指采购来为生产成品而必须的原料、零件等。
这砦库存品实际上是资金暂时以材料或成品的姿态存在,这种钱是有利息的钱。还是通过有效的运用能加生出利息来的钱。也就是说把资金换成资材,将其加工成成品后换成钱,在资金返还的同时产生利润。而我们再将返回的资金再换成资材……这样循环往复地使资金的良性循环所产生出利润。
像这样原材料、零件、半成品、成品、商品等的库存,或加工中的在制品,都是为了使服装公司的资金产生利润过程的必经之路。
然而,当“资金的变形物”再度恢复成为流动性高的资金回到手中前,必然伴随着种种风险和费用支出。在制造业的流动资金中,库存品所占比例约达百分之二十。对这部分的管理如果不得当的话,很有可能导致公司破产。
话虽然这么说,毕竟库存品的变动(波动)很大,库存管理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原材料被运到工厂直到被加工成成品出厂的过程,都希望物不停留,也就是在任何一道工序都不要发生材料和成品的停滞,但是实际上这样的理想状态是达不到的。为了使生产能顺利的进行,作为安全阀的库存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都希望最好不要库存,但是追根究底,为了给企业带来利润,这个包袱不背也不行。
库存管理应该和盘存资产结合起来考虑。盘存资产是以原材料、贮藏品、在制品、半成品、商品、成品、剩余材料、废材料为对象的。其中,除了商品和在制品以外,其他全部都是资材。而其中除了在制品以外其他都被认为是常备资材。
一般讲库存品管理,通常只以常备资材为对象,现代企业的经营非常重视对资材应有状态的研究,逐渐地把在制品和账面外品也纳入到研究对象中来了。
3.库存理的重要性
当前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随着工资、原料价格的上升,使企业的经营变得非常困难。如果不进行全面合理化的管理,企业就难以生存、发展下去。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库存品以滞销货的形式增加。在需求波动期内,因供需不平衡发生产品滞销而失去获利机会等等,所以在这个时期如何做好库存品管理,是决定企业是否能生存下去的重要因素。
库存品的比重因行业的不同而大不相同,本均起来约占总资产额的百分之二十。也就是说约占资本含负债的两成,所以,企业的规模越大,投入的资本额也越大,因库存带来的风险和困难程度也显著增大。
库存品所带来的风险如下:
(1)资本的固定化,由于库存品使许多的资本被套住,资本的相当部分变成库存品,如果库存不动,流动的资金就会越来越少。
(2)库存品陈旧化造成价值降低的损失。因为库存品长期保存导致生锈、刮伤、老化等其他质量下降的问题,价值自然减低(是收益减少的风险)。
库存品的保管费、手续费等费用庞太。
根据调查,由于进货、保管、处理、陈旧化、老化、利息等与库存有关的费用在上升,每年的消费费用约为库存金额的百分之二十三。
4.产生利润的宝库
库存多了会形成积压,不利于企业的资金运转,更会给企业带来危害。相反的,依靠正确的管理手段进行良好的库存管理,仓库就会成为企业产生利润的宝库。
适当地保有材料或在制品,以缩短采购周期和生产周期;生产空闲时有计划地进行预测性生产和库存,待到安排产量高峰期时,利用库存免除设备投资。而且因为交货期缩短,在销售中具备了竞争性强的优势,采购时采用较经济的比量贱人,原料的进价较低。
如果利用上述库存管理的良性循环,必然能对创造企业利润起积极的作用。
5.库存管理的目的和功能
库存管理的目的和功能大致如下:
(1)谋求资本的有效运用。如果有多余的资材长期积压,对资金的正常运行来讲是最头疼的事。要防止资金僵化,使资金进行良性循环才能产生利润。
(2)保有最小库存量,保证销售流动能顺利进行。使库存产品量达到不致存量不足的最小限度,避免积压资金。
(3)及早掌握库存状况,尽早了解库存状况,以便对库存过剩、库存短缺及时处理。
(4)节省库存费用。适当地保有库存量能节省库存费用。库存费用每年约需要库存总额的百分之二十四到百分世二十五。一九七四年管理协会的问卷调查结论为百分之二十四点零六之后因人工费上涨,笔者估计现在已达百分之三十。这部分金额的增大给资金运转造成很大的压力,使经营效率恶化。
(5)为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库存保有过多会积压资金,库存不足会造成多余的费用发生。
(6)稳定操作水准,能减少或维持制造成本。
(7)促进生产防止库存不足。库存本身并非目的,它是为了配合生产降低物料短缺率,作为生产期内保障物料供应、促进生产而存在的。
(8)缩短生产周期。适当保有材料、在制品以缩短生产周期。
(9)改善物料搬运效率。为了使物料合理地搬运,必须强调时间观念,改善搬运和库存,使之完美结合才能收到效果。
(10)为了缩短物料供应周期。如果缩短了从订货到物料进厂的期间,即把物料的订货交货时间缩短,为供应周期准备的预备库存量可以减少。
(11)为了防止物料陈旧。了解各种物料的特性,分别针对其特性采取相应的保管方法。对那些容易风化、生锈、破碎及体积很大的物品则必要时再购进,或尽量少存。
(12)为了有效地利用工厂面积、仓库面积。在有限的场地厂房内,放置多余的物料或零散堆放会造成拥挤。为了有效地利用面积,应采用立体贮藏来提高贮藏效率。
6.库存理论的发展回顾
有关库存的问题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研究的,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企业库存政策的历史,有助于对库存管理进一步加深理解。
第一期“库存是企业的财产”时期
这个时期是从手工业时代开始到十九世纪的后半期为止。当时以“有物”或“有库”为富有,库存被看作财产,那是一个以财产居多为理想,且被称颂为有钱人的时代。个人和国家会以家畜的数量,或仓库的大小来衡量财产的水准。
在这个时期,企业的行业分工还没发展,委托加工少,库存也没有太大的必要。产品的种类也少,做出来的东西都能以较高的利润卖掉。企业竞争根本还谈不到。在这个时候还不存在库存过多影响企业利润的问题,大多数人都以为库存量大是企业财产的象征。但是也有-d,部分比较进步的企业,感觉到库存过多的不利而开始避免。
第二期“库存是企业的坟墓”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因大萧条经济危机,许多企业因为货物销不出去,资金积压而破产。企业经营者的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那些投资库存致富的人们在一夜之间破产。经营者们将库存视作企业的坟墓,一改原来的方针,代之而起的是“现吃现卖”的政策。
第三期“科学管理取得适当库存量效益”的时代
一九一二年由库存恐慌带来的痛苦教训,使经营者对库存品的看法又有所转变,开始认识科学管理库存的必要性,研究开发了诸多对“经济采购量。”的决策方法。方法也许各种各样,但基本出发点都是大同小异的,可归纳如下。一般随库存增加使费用增大的同时,又有费用减少的另一面,例如:增加的费用是库存品的保管和贮藏费,同时减少的费用就是订货的手续费。方法就是要求得使两项费用之和,为最小订货量。在这个时代已经把库存问题的意识提高到某一个程度,从而产生了各种具体的科学处理的方式。
第四期“数学计算最佳库存量发展”
在二次大战前后企业开始运用的统计理论和经营研究等手段,随着战争的发生集中表现在军事方面的库存管理问题上,在美英两国的作战研究小组成员开始着手于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他们要搞清楚的是:在战争中“军舰、飞机应该保存多少炮弹?”“必须贮备的军需粮食是多少?”“步兵应该携带多少子弹?”这样一些军事性的库存管理问题。于是面对“什么时间?“多少数量?”“多少钱?”这些不确定因素,以平均损失最小为目标,积极地探索库存量的最佳值。
库存问题除了极特殊的情况之外,几乎都要面对一系列不确定的因素,因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接近法”,它为现实库存问题的价值判断建立了新的基准。
这个时期利用概率统计理论开发对库存管理的研究,以致开发了许许多多库存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其中有赛蒙教授开发的,利用自控理论进行库存管理的方法。谢基研究出的最大、最小法。利用线型计划作生产库存计划,用时间处理程序进行库存管理,用排队理论进行库存管理,用模拟方法等等。
第五期“用电脑作综合库存管理”
在第四期中开发了许多数学性的理论方式作库存管理,但在实际当中并没有很好地运用,这是因为数学上的计算太复杂的原故。
后来,档案技术、制度和管理工具不断进步,到六十年代初电脑技术得到显著的发展和普及,许多企业都有了电脑,规模较大的企业还专门上线一套
库存管理软件来管理日常库存业务,使库存管理的方法向高水准的发展有了基础。
由于库存管理软件处理库存业务速度快、准确性也高。它使订货处理、采购管理、进度管理、流通过程管理等相关的管理范畴得到结合。这样,库存管理做为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向企业的系统管理就迈进了一大步。库存管理也受到应有的关注,而销售、生产、库存被作为一个全面的系统来考虑、发展。
7.库存为什么会增加
库存的增加有以下各种主要的原因:
(1)营业部门对接受订货的预测错误按原来所期待的订货准备,由于对经济上的预测不够准确雨发生改变、中止、延期、取消等情况。(2)设计部门的计划不周。设计部门因技术不熟练、不习惯等原因对资材需求量掌握不好而产生剩余。
(3)库管部门工作失误。因库管负责人的失职,造成库存数增加。
(4)制造工程进度的拖延(工程进度管理差)。制造负责人的调度不得力致使搬运、在制品的停工等待。工程拖延导致在制品、半成品的增加。
(5)采购部门技术不熟练使得采购周期拉长。因采购负责人技术不熟练,使采购周期拖延,就不得不加大预备储存量。
(6)生产计划不周密。因交货期不明确导致太早交货,或因交货期不准确带来的麻烦。
上面所讲库存增加的原因,不仅是由于仓库、库管部门的失误,其他管理部门的失误也很多,所以有必要依靠各部门的协调来减少库存量。
8.依靠整体系统安排库存管理
当我们对库存增加的原因和库存不足原因加以分析研究之后,发现它们和企业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它属于经营的基本要素,人、物、钱的管理中对物的管理严格是不需再强调。
为了降低库存量,在公司内必须树立库存为零或库存最小的工作方针。这样就必须作好以下工作。
(1)为使销货、制造和购入的时点同步化努力。
(2)为使制造和资材的调度时点同步化努力。
(3)消除销售计划和生产计划的延迟。
(4)消除制造准备、制造工程和交货期的延迟。
以往,在设定库存量的时候,先考虑到了原料、在制品、成品的波动,根据品种类别只作单纯的存放安排。库存的总体工作事先并没有规划,所以容易形成库存自然增长的趋势。实施新的管理办法是根据品种的特性,对单一品种和多数品种的集团作区别管理。按品种类别、组别排放,对原料、在制品、半成品、成品做综合管理,以便于考虑总库存的压缩调整。
另外,对在制品和半成品等的管理,引入“分组技术方式”,将类似品种的加工进行归纳,集中做批量加工,这样也能减少零件的种类。在实施成品的机种整理时还能大幅度削减库存量。
以往,在设定库存量的时候,考虑到了原材料、在制品、成品的波动,根据品种类别只作单纯的存放安排,库存的总体工作事先并设有规则,所以容易形成库存自然增长的趋势。
实施新的管理办法是根据品种的特性,对单一品种和多数品种的集团作区别管理。按品种类别、组别排放,对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成品作综合管理,以便于考虑织总库存的压缩调整。另外,对在制品和半成品等的管理引入“分组技艺方式”,将类似品种的加工进行归纳,集中作批量加工,这样也能减少零件的种类,在实施成品的机种整理时也能大幅度削减库存量。
9.压缩库存的方法
压缩库存的管理方法有以下几方面:
(1)库存类别品种的减少
应尽可能地缩减库存的品种类别,如果将库存品按用途进行区分,可以分类整理成生产用、设备用、保全用、修补用等。这样分的结果,库存类别减少,尤其在中小企业,应该从这个观点出发去研究库存品。
(2)材料、零件的标准化
对螺杆、螺帽、螺丝、垫圈类、线材和其他零件实行标准化,依靠通用性减少库存量。
例如:某纺织服装制衣公司对打钉、垫圈类要求标准化后,原来五百多种零件压缩了一半,减少了库存、订货费用。在材质方面也做了统一规定,小零件选黄铜件、大零件选铁件,这是利用价值分析进行改善的实例。
(3)透用零件统一管理,通用零件、材料进行集中管理。
(4)实施ABC管理,是最适合于区分管理的库存管理方式。
(5)利用分组技术方式,类似的加工品集中委托订货,能获得削减库存的效果。
(6)循环盘存方式。
(7)处理不用品、闲置品和废品。